古书中的书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香古文,源远流长;儒雅书生,蕴藉风流。
  推开图书馆的大门,走向它的深处,来到最里端的书架,轻轻拂去数点尘灰,几列极富沧桑感的古籍映入眼帘,随手捧起其中一本,在这静谧的氛围里慢慢品读,尽情地去领略古书里蕴藏的无尽内涵和庄严。
  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读懂这三本书之人,才配得上“书生”这一称号。从古至今,无数书生用他们的方式呐喊,引领我们品味他们的故事,经历他们的岁月,感受他们的力量。李贺用《南园》一诗“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抒发了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黄景仁用《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吐露出怀才不遇,无所作为的感慨;杜荀鹤则用“宁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表明态度,宁可为天地间吟诗作赋,有德而隐居的书生也怕做对国家无功而空享俸禄的庸官。
  我心目中总是把杜子美当做一位十足的书生,一位悲情却有担当的书生,他有着书生意气,书生心肠,书生襟抱。杜甫生活在盛世之末,兵荒马乱,国运艰难,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彻底幻灭,身如不系之舟,漂泊无依,老病孤愁,可偏偏又放不下社稷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所以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积淀了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都说“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拥有第一“铁肩”的悲情书生,为世人矗立了一座巍峨的文化丰碑,在这座丰碑的顶端赫然立着“道义”二字。
  在我心中,隐隐地还有一位书生,肆意地散发着他的魅力,让我不得不被他所吸引,那便是苏轼。苏轼,历史上最富于天才的书生,在诗词文赋书画等主流文化领域都获得了超一流地位。而在当时,任何人只要在其中任何一项领域做到极致,就足以显名天下,载于历史。可苏轼仍不断地反省自己。余秋雨曾对苏轼评价道:“苏东坡的这种自省,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艰难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他,真正地成熟了。”苏轼身上的书生气息,或有才,或豪迈,或悲壮,都让人赞叹,他用他作为书生的一生,征服了无数人,让后人无不对他所取的文学艺术成就,惊叹不已。
  古书是有价值的,能流传至今的每本古书,都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而经过岁月冲刷所留下的,都是才华横溢的古人所描绘的一等一的好作品。它们当中,凝聚了才子的洒脱,文人的心血,是无法用现实的价值判断去衡量的。所以说古书是有生命的,是有灵魂的。而我们可以做的,便是传承这些文化的瑰宝,让这些古书不断地流传下去。让炎黄子孙辈辈都能品味来自古书的风味,书生的魅力。
  张君瑞,柳毅,秦少游,唐伯虎……古书中的一位位书生款款向我们走来。
  轻轻合上古书的封页,独处一隅,憧憬着和下一位书生神交。
  学校:广州市南武中学
  导师:卢穗锋
其他文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烟台既有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也同时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面对新的经济环境,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优势。加快烟台今后的发
  本文主要是根据2003年秋季东海航次(包括现场生物培养实验)、2004年冬季南海北部陆架锋航次及2004年秋季长江口航次的观测结果,分析了微微型、微型植物、细菌与病毒的分布
  本论文研究为导师参与的中—俄(白俄)合作项目“山东省济宁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者采用LMBP神经网络算法对南四湖流域的水环境评价系统
进入 80 年代,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业发展很不
本论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城市住房空间的历史发展特征,认为住房空间的演变与社会制度和时代背景有关。在回顾广州市各历史时期住房空间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广州市改革开放以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协同GIS理论模型与技术。作者在分析第二代互联网条件下分布式GIS软件有关新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分布式对象技术支持下的GIS协同工作机制,构建了面向GIS
通过建立一个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海域计算范围南达坎门,北至连云港,西到东经125.15°E的大区域计算网格,利用最新的验潮站资料,更加精细的模拟8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