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简单化一模式,从而深入到作文教学的本质层次。面对国内根深蒂固的作文教学传统,从作文教学现状入手,通过中美作文教学目标的对比,重点对我国现在正在使用的作文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目标;中美对比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Z(2015)02-0108-0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阅读教学或是字词教学不同,许多教师倾向于简化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布置一个命题作文或是材料作文,规定学生在两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在课下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简单的评点,学生看完教师的评点,进行下一次的作文写作,如此反复。这个过程虽然节省了时间,却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没有有实质性的帮助。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从作文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考察。
写作一方面靠的是生活的阅历和生命的成长,但不可否认系统科学的训练也应该得到重视。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有的特征,靠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领悟来学习如何写作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见得能收到好的成效。现今作文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写作就是靠天赋、生活阅历以及后天的勤奋练习,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科学的写作指导和训练。许多知名作家受过专门的训练,并且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严歌苓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职业化的训练不能给你天才,但是如果你有天才的话,它至少可以让你在使用你的天才的时候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使你的所有的天赋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虽然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作家,但是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得当的训练方法,以求发现作文教学的规律。
表1为小学阶段美国和中国作文教学的训练目标。不难发现,美国的写作教学目标有这样的一些特点:一是指令表述清晰,教学目标详细到具体的动作。例如:给朋友写信、写一个完整的陈述、写两个完整的陈述。这样具体的指令让学生和教师明白具体该如何科学的训练写作能力。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美国的写作教学目标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制定的目标,有较强的科学性。三是语言表述简洁、具体,基本上都是动词加名词的模式。例如:扩展中心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这样的表述便于操作也方便教师指导学生的作文写作。总的来看,美国的作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较为合理,简洁准确的指令能够让教师把握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能够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
再来看看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训练目标的特点:一是多描述性的语言,指令不清晰。例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对写话有兴趣”怎样界定学生的兴趣?表述缺乏操作性。二是某些要求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写想象中的事物”,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想象力却很难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的事物表述清晰,特别是用文字表述更难。那么,怎样让孩子的想象力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呢?美国的写作教学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美国六七岁的孩子记录想象力的方法是:学生口述,教师写,学生抄和读。也就是说,孩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一些话讲出来,由身边的成年人负责整理记录,之后再将记录下来的文字拿给孩子学习。这个方法可行吗?微信平台上有一档“混童话”的公共账号,在2014年10月11日登出一则名为《妖怪吃手套》的童话,这是一个名字叫洪浩尘的小朋友在六岁时编的一个故事,由他的妈妈帮他记录了下来。事实证明,这的确是科学的作文学习方法。孩子这个年龄处在“语言敏感期”阶段,主要包括口头表达和阅读语言,并不包括写作。让孩子说和读比让孩子完整的用文字表达更重要也更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而《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年龄较小的孩子自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对每学期习作次数做了具体要求,这一点可行。总的来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要求都很高,有一些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书写能力。此外对学生的书写高于思维训练要求。
我国的作文训练方法应该更加明确和具体,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训练目标。此外,作文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应该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思维形态。雷蒙德·卡佛在他的散文中提到的他的写作老师约翰·加德纳曾在课堂上对他们说:“我在这儿除了教你们怎样写作,还要告诉你们该读谁的作品。”作文教学的改进也的确需要与其他学科以及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产生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严歌苓.一席演讲 北京:2014 http://v.pps.tv/play_3H05LE.html。
[2]雷蒙德·卡佛.火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59。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目标;中美对比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Z(2015)02-0108-0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阅读教学或是字词教学不同,许多教师倾向于简化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布置一个命题作文或是材料作文,规定学生在两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在课下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简单的评点,学生看完教师的评点,进行下一次的作文写作,如此反复。这个过程虽然节省了时间,却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没有有实质性的帮助。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从作文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考察。
写作一方面靠的是生活的阅历和生命的成长,但不可否认系统科学的训练也应该得到重视。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有的特征,靠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领悟来学习如何写作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见得能收到好的成效。现今作文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写作就是靠天赋、生活阅历以及后天的勤奋练习,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科学的写作指导和训练。许多知名作家受过专门的训练,并且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严歌苓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职业化的训练不能给你天才,但是如果你有天才的话,它至少可以让你在使用你的天才的时候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使你的所有的天赋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虽然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作家,但是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得当的训练方法,以求发现作文教学的规律。
表1为小学阶段美国和中国作文教学的训练目标。不难发现,美国的写作教学目标有这样的一些特点:一是指令表述清晰,教学目标详细到具体的动作。例如:给朋友写信、写一个完整的陈述、写两个完整的陈述。这样具体的指令让学生和教师明白具体该如何科学的训练写作能力。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美国的写作教学目标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制定的目标,有较强的科学性。三是语言表述简洁、具体,基本上都是动词加名词的模式。例如:扩展中心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这样的表述便于操作也方便教师指导学生的作文写作。总的来看,美国的作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较为合理,简洁准确的指令能够让教师把握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能够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
再来看看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训练目标的特点:一是多描述性的语言,指令不清晰。例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对写话有兴趣”怎样界定学生的兴趣?表述缺乏操作性。二是某些要求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写想象中的事物”,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想象力却很难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的事物表述清晰,特别是用文字表述更难。那么,怎样让孩子的想象力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呢?美国的写作教学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美国六七岁的孩子记录想象力的方法是:学生口述,教师写,学生抄和读。也就是说,孩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一些话讲出来,由身边的成年人负责整理记录,之后再将记录下来的文字拿给孩子学习。这个方法可行吗?微信平台上有一档“混童话”的公共账号,在2014年10月11日登出一则名为《妖怪吃手套》的童话,这是一个名字叫洪浩尘的小朋友在六岁时编的一个故事,由他的妈妈帮他记录了下来。事实证明,这的确是科学的作文学习方法。孩子这个年龄处在“语言敏感期”阶段,主要包括口头表达和阅读语言,并不包括写作。让孩子说和读比让孩子完整的用文字表达更重要也更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而《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年龄较小的孩子自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对每学期习作次数做了具体要求,这一点可行。总的来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要求都很高,有一些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书写能力。此外对学生的书写高于思维训练要求。
我国的作文训练方法应该更加明确和具体,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训练目标。此外,作文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应该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思维形态。雷蒙德·卡佛在他的散文中提到的他的写作老师约翰·加德纳曾在课堂上对他们说:“我在这儿除了教你们怎样写作,还要告诉你们该读谁的作品。”作文教学的改进也的确需要与其他学科以及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产生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严歌苓.一席演讲 北京:2014 http://v.pps.tv/play_3H05LE.html。
[2]雷蒙德·卡佛.火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