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黄柏散局部喷洒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53例

来源 :中医药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直肠黏膜的弥漫性炎症,90%~95%患者为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为特征.笔者针对性地选择清热、解毒、燥湿、化瘀中药组成黄柏散并制成粉剂,用自制的喷壶,在乙状结肠镜直视下将药物直接喷洒在病变部位,治疗1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妇康方配合乳房、子宫按摩促进产褥复旧、治疗产后腹痛和缺乳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服用妇康1号、妇康2号方,配合乳房、子宫按摩,
摘 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借助翻译克服了语言差异的障碍,跨越了文化差异的沟壑,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塑造了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不能脱离或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微观的语言问题,而且是宏观上的文化问题。所以,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  关键词:语言 文化
摘 要:英语预制语块研究在最近二十年间渐入蓬勃发展期。但是,当前学界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对英语预制语块在语言习得中成效性的认识仍存在明显分歧,其中包括基于语言先天论的生成语法理论、基于认知法的语言涌现论以及基于语料库或心理语言分析的语言双系统加工理论。本文对这些主要理论流派有关语块成效性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各理论框架的优劣,并指出造成语块成效性认识分歧的五个层面的原因以及对我国语块研究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