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患者左心形态结构和心功能改变,定量评价左心室腔内流场状态改变对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36例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作为肺切除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左心房容积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在VFM模式下分别获取舒张早期(ED)、舒张晚期(LD)左心室腔流体能量损耗(EL)相关参数。
结果①左心室及左心房容积参数比较:两组间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切除组左房收缩末期容积(LAVs)和左房排空容积(LAV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比较:肺切除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组织速度比值(E/e)及心率高于对照组,E峰减速时间(EDT)和E/A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V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舒张早期左心室EL比较:两组间仅ELTB和EL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舒张晚期左心室EL比较:肺切除组整体及各节段EL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FM技术可以定量评价肺切除术后左心室腔内流体特征改变;EL增加可定量反映肺切除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