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培养方案中“企业实践”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x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是高职专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企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对课程的实施方案、过程监控、成绩评测、教学效果等进行深入的论述和研究,深入探讨该课程的评价方式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地分析不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旨在为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企业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 评测方式 实践课程体系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普及,职业教育也逐渐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较高从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而这些技能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获得。根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安排8周的“企业实践”课程。该课程共有8周的实训时间,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从课堂搬到车间,借鉴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结合高校的实验条件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从教室向工程现场的过渡。
  目前,“企业实践”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所涵盖的工程领域包括:楼宇控制系统组态设计训练项目和楼宇PLC系统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和楼宇PLC典型应用训练项目。训练项目与目前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基本吻合,与当前企事业单位楼宇智能化技术岗位的要求吻合。
  二、“企业实践”课程的课程方案
  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企业实践”课程是安排在高职培养计划的第五学期。从课程的设置时间不难看出,它处于专业课程学习与毕业实践之间,因此在课程地位和作用上是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应用的衔接。它不同于专业课程更注重知识积累和分析的特点,也不同于毕业实践的顶岗实习的综合性要求,是专业课程的一种延伸,在实践课程体系上作为集中实践环节和毕业实践环节的过渡。
  “企业实践”课程的训练项目全部来源于企业实际项目,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对训练项目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并经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沉淀和积累,编写项目指导书。
  该课程的训练项目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1.楼宇控制系统组态设计训练
  具体内容为:控制要求分析;实时数据库建立;用户窗口组态(画面、组态链接);脚本编写;系统调试。
  2.楼宇PLC系统设计能力训练
  具体要求为:控制要求分析;I/O点的确定;接线;校线;编程;部分调试;试运行。
  3.楼宇PLC典型应用训练
  分为三个模块,具体要求为:控制要求分析;电气控制原理图绘制;I/O点的确定;编程;系统调试。
  训练项目的具体实践安排如下表所示(以11级一个高职班31人为例)。
  表 “企业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
  课程要求:本课程注重学生实际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训练将以学生独立接线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实施。训练项目指导书中提供项目要求、阶段性目标、设计要求等,教师先根据指导书提出要求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系统设计和接线调试,并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必要的讲解,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资料;学生要先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再做设计方案,方案经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上机或进行实践操作,教师随时辅导。训练规模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略有区别,每组人数在5人以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企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
  “企业实践”课程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教学与以往的专业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该课程占用的教学周期长,达8周,学生在这8周的时间里完全处于实践动手的环境,这与以往的专业课程相比,对实践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其次,以往的专业课程通常由一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企业实践”课程由于它涵盖的技术面广、项目多的特点必须由本专业的所有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再次,该课程知识重点不是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多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实现和完成。最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要依靠同组学生共同努力完成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讨论和总结。
  根据这些特点,在实践中课程采用多元能力测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参与的训练项目从不同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多元能力测评方式把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能力从多个角度进行测评,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测评:
  预习环节,对具体项目的事前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对项目相关工程背景的掌握情况,占总分的10%。
  项目设计环节,对项目进行总体设计和绘图,占总分的20%。
  项目实施环节,包括项目接线、调试、编程等,占总分的45%。
  项目总结环节,形成文字和语言,包括报告和答辩,占总分的20%。
  团队合作精神,根据学生沟通协调能力进行打分,占总分的5%。
  四、结语
  经过2013年一届学生的课程实践,学生通过训练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学以致用,在“做中学”形成项目驱动式学习,对项目设计实践流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和思维的正反馈,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其次,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在项目的训练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的团结协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有就是教师通过训练项目的反复实践,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深化和具体,更能明确专业理论对实际项目的支撑,因此在教学中更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诸慧等.工学结合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王继安.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2011.4.
  [3]刘利华.项目教学法在项目课程中的应用实例及启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4]孙建京.应用性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2.
  [5]艾尔肯.海利利.浅谈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8.
  [6]高滇淦.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7]李树林.高职实践教学两个基本问题之思考[J].职教通讯,2007.7.
  [8]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探索.2005.4.
  [9]杨国林.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0]白琳.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市场论坛,2011.7.
  课题来源:北京联合大学2013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企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微时代网络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并提出了多元化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成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组织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 微时代 成人教育 开放式教学  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成人教育压力逐渐增加,而目前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大多由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师承担
摘 要: “立地”的、务实的教育实践离不开与“顶天”的教育理论研究的互动,但凡有影响的教育工作者都具有既重教育理论的研究,又重教育实践的研究的“顶天立地”的研究风格。作者审视自己和周边从事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发现目前多以“立地”的教学实践研究为主,停留在“匠者”的层次,未想涉及看似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研究,由此现象进行思考并形成一些粗浅想法。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品德教育  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对其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做了教学案例分析,旨在对当前的高职教育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高职教学 教学案例分析  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急需专业过硬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操作类人才的重要院校,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的研究对保障社会人才培养和输出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高职院校蓬勃发展,但从高职院校
摘 要: 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命脉,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保障,本文以生为本,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及个人素养的形成,从如何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做了多方面阐述。  关键词: 中职学生 以生为本 德育工作 个人素养 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命脉,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保障,如何以生为本,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呢?下面就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谈几点做法。  一、以生为
摘 要: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关键,但课程衔接一定不是中高职相同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而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均相互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幼儿教育学》是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题从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指出构建《幼儿教育学》课程体系,有利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有效
研究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胞浆游离Ca2+水平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观察其对HUVECs存活率和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