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探析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多、难度大、能力要求高、灵活性强是高中物理的特点.解决初中与高中物理的无隙衔接问题、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强化课后复习总结、加强有效练习矫正是解决学生高中物理难学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改进学习高中物理方法
   在教材的内容、教师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能力要求以及学生的思维方法等方面,高中与初中物理有着明显的区别.初中物理教材的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现象有密切的联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形象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依据是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学生极少应用抽象思维方式,而抽象思维是应用原理和概念进行的逻辑思维,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要求很高.初中物理练习的特点一是对物理现象的有效解释,二是用公式直接做计算题求出结论,这样的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在物理学习内容的难度上,高中比初中有明显的加大,物理现象的研究更趋复杂,与日常生活现象也没有太大的联系.教师要从实验、建立物理模型和物理情境出发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从多层次、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空间想象的能力,学会并掌握归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例如,教学《加速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因此教师要总结归纳诸如,“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所用时间的慨念”、“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小”等概念,先为学生扫清学习中的相关障碍.在布置学生练习中,必须把握好题型和难度:练习新学习的基础问题在先,加深题目难度在后;分析物体受一个恒定加速度问题在先,分析物体加速度变化问题在后;研究单向运动问题在先,深入分析双向运动问题在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优化学习方法,深化和迁移物理知识.高中教师应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情况以及对物理分析的能力,把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物理教材分别研究的物理问题在文字表达的方式、研究的方法、思维形式与特点等方面进行比对,明确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物理教材联系与差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深化初中物理知识,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教师应指导和要求学生认真地复习初中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建立学习、分析、研究高中物理的方法,用新的物理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来调整和替代旧的认识结构,以缓释新知识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认识到高中的新知识是初中旧知识的承启和深化.
   帮助学生建立一些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特点.物理模型源自于实践,其具有普遍的共性和一定的抽象概括性.高中物理难学,是因为学生习惯了初中阶段的形象思维方式.他们只满足于记忆概念、规律,而对得出结论的缘由过程则漠不关心;只会简单性、参照性地解决一些物理问题,而不会借助观察分析,构建现实情景的物理模型,再运用于相关知识体系去加以处理,最后解决问题.为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研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高中物理往往忽视建立物理现象模型,使得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对物理模型的建立感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多做实验、多举例子,以具体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和对应的物理情景,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促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出清晰的情景条件的物理模型,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集中精力提高听课效率,强化课后有效总结复习
   听课过程中学生要集中精力注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重要知识点的例题,更要严格审题,寻找切入点,认真地理解物理情境和物理过程,重视分析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复习工作.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解题和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务必做好当天的复习,使上课内容得到有效巩固,及时归纳所学章节的主要内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典型题型、物理模型等.认真记载好本章节内做错的题目,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并纠正,把本章节最佳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或例题以及未解决的存在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今后再探讨、再复习、再巩固.
   三、准确把握基本知识技能,正确设计处理练习题目
   检查学过的物理知识与解题的方法掌握得如何,做题目是衡量的重要标尺.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出现偏差,那么题目做得越多,其结果错误犯的越多.因此,学生做一定量练习的前提是要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对于中低档类的题目,更要重视做题所产生的效益,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后进行有效反思,反思的内容是:本题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针对的主干知识点是什么,本题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方法,在解其他题目中也用到过吗?反思时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学生既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还锻炼和提升了思考的能力.练习题一定要适量,解题要有一定的速度并且规范,否则就不能提高水平和技能.
   综上所述,只要学生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对物理知识、分析方法、解题策略等方面下功夫,多思考,重研究,注意知识的应用,就一定能够学好高中物理.
  
其他文献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是高中物理继牛顿力学之后又一大常用规律.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往往能大大简化物理过程,甚至可以解决一些运动复杂的情境,如往返运动,曲线运动等.但问题是学生在处理时,常凭经验主义,缺少题前的分析,加上此部分内容题目变化较多,故学生往往错误百出,找不到抓手.接下来,我们将从两个角度梳理一下这部分内容,以便找到合适规律处理此类问题.  一、两种对象意识    如果在处理问题时,对象没弄清
物体由于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放在水平面上或挂在悬绳上,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超重.    物体由于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放在水平面上或挂在悬绳上,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失重.    物体由于具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的状态,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  “超重”
一、当前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只是一味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往往忽视了问题本身的价值所在.比如,如何通过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广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何通过问题来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回馈信息;如何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这些方面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却研究得不够,在问题教学上出了一些偏差.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免疫相关因素与心肌炎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前期研究表明,IL-10家族成员在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20是最新发现的IL-10家族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