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动作技能单元学习内容体系的审视与重构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国家体育标准(NASPE)先后3次(1995年、2004年、2013年)修订,从历史流变的角度来看,3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有各自的特色,并总体体现在标准框架、具体内容和评价3个方面。如,1995年版课程标准侧重于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学生能够在不同运动中展现出能力,而2004年版和2013年版课程标准则强调“运动技能”的概念,侧重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运动技能,强调具备“动作技能”比掌握“运动技术”更为重要以及实用,说明美国课程标准日益关注“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问题。那么,美国的运动技术教学是如何组织和实施的,对我国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一、动作技能和动作概念的思考
  如果提问学生“学数学,我们先学什么?学英语我们先学什么?”可以得到答案,如阿拉伯数字、英语字母等。但是,如果问学生“学体育,先学什么?”可能体育教师很难得到答案。而技能主题给笔者提供了“答案”,技能主题是由美国学者格雷厄姆/哈雷和帕克(1993,1998)提出的,是围绕动作概念和动作技能展开的教学,该主题不仅在内容选择上描述“教什么”,而且在方法上指导“如何学”。[1]
  动作技能和动作概念的关系就好比“动词”与“副词”,动作技能意在对儿童动作进行分类,也就是儿童所要进行的动作;动作概念(表1)则是修饰儿童动作的要素,是对儿童动作发展的延伸,它描述一项技能如何被执行。[1]技能主题执行3个功能:一是将技能与概念联系起来,如对称或非对称的平衡、用力或轻松击球;二是将一种技能与另一种技能联系起来,如跳跃和接球、跑步和踢、扭曲和闪避;三是将舞蹈、体操等和游戏环境相关联。
  显然,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仅要关注技能主题,实际上,如果不引入一个或多个动作概念,就很难长期专注于技能主题。动作概念和技能主题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技能主题是可以执行的动作,而动作概念描述了如何执行一项技能。[2]概念会改变技能。如,师从卡洛斯后的我国网球选手李娜,发球技术和打发风格有了较大的转变:一是发球准备阶段重心更低、两脚间的距离缩短,这一改变的结果是,发球技术整个动作时间更短暂、爆发力更强、成功率更高;二是打发风格的转变,李娜原来是底线攻击型选手,师从卡洛斯后,正反手平衡且有攻击性的抽球技术加上快速的脚下移动能力,外加扎实的网前技术,使其从底线型选手转变为全面型选手,就是典型的动作概念(意识)改变动作技能(用球拍击球动作)。
  多年来,小学阶段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时期,从美国学者Wickstrom、Espenschade和Eckert的早期调查到Clark、Metcalfe等人的调查均发现,童年发育阶段(6~10岁)是学习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段,所以小学是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关键时期,对人一生的体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美国小学体育的主要内容是基本运动技能(FSM),它是美国学者George Graham提出的,包括移动性动作技能、非操作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4]操作性动作技能是一个人使用或操控物体(如各种球、球拍杆、投掷、标枪等)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移动性动作技能指一个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各种走、跑、跳、滑等活动能力。美国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对移动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因为这两种能力相对简单,而操作性运动技能需要移动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始发展,一般出现在初中和高中阶段。
  二、技能主题的组织与实施
  (一)技能主题教学依据与运动项目关系
  1995年,Dawn Mc Crumb和Wendy提出体育课程结构图[5],该课程结构图将教学内容分别与小学和中学相对应,指出小学阶段为打基础阶段,初中阶段为兴趣培养阶段、探索可能性阶段,高中阶段为发展专长阶段。
  如下页表2中所示的一至五年级技能主题范围,包括走、跑、追赶、平衡、用球拍击打等,直到二年级,用球拍击球才会成为课程的重点,而这些技能主题所包含的动作技能,与未来学习的运动项目密不可分。
  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学习目的是学习和理解动作概念,因此,在学习动作技能之前先引导学生理解动作概念。如,如果改变以往要求学生在笔直道路上跳跃,以弯曲道路替代,学生可能在原有跳跃练习的同时,考虑到动作概念的空间意识——动作路径中的弯曲。在二年级以后的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将从低级(动作概念)转移到提供软垫、安全落地的提示(从概念到技能)。随着学生练习的深入,技能主题和动作概念不断地相互作用,这是体育教师必须关注的重点。如,通过跳过各种大小、形状、高度不同的物体,学生将能够更有效地完成下一个跳跃任务,如挺身式跳远。动作技能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和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尽管它们的使用方式因运动而异,但又密不可分(表3)。垒球运动的主要动作技能包括投掷、接球、击球和跑步;在篮球运动中,投掷、接球、跑步等也总是被使用,显然一些相同的动作技能在两种运动中都有使用,而且在许多其他运动中也有使用。因此,如果学生学会了投掷和接球,他们参与垒球或篮球等运动的概率就会增加,因为他们有机会在这些运动中获得成功。
  (二)技能主题下的动作技能组织与水平——以“用球拍击球动作”为例
  技能主题的独特在于用动作概念描述单个技能如何在多变的条件下进行,强调每个技能主题基于一般水平技能熟练度的基础上,被组织成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序列[1]。动作技能水平被分为4种:预先控制水平,学习设计检验,初步获得身体的空间意识。控制水平,进一步发展学习者的空间意识、力量以及身体部位、物体、人之间的关系。使用水平,学习者运用更复杂的空间与力量方面的组合。熟练水平,学习者被设计在一个更复杂的坏境下,目的是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
  如,将操作性动作技能如用球拍击球动作分为4个水平。预先控制水平:向上挥拍、击中墙壁、击中悬浮球、拍击气球、球拍平衡。控制水平:击打反弹球、连续不断地通过目标击球、反手击向墙壁、击球过网、击球穿过目标、在高低目标处击球、正手击球到墙壁(变化距离)、正手击球到墙壁(变化力量)、在身体两侧击打、向上下前后击打、对墙击打。使用水平:在动态情况下向上击打、在动态情况下击打空中不同路径球、与一群人连续击打、过网头顶上方击球、头顶击球、在伙伴周围的不同地方击打、与伙伴合作击球、在不同地方击打。熟练水平:设计的球拍游戏、小组隔网击球、组队隔网击球、空中截击击球、在不同的地方来回撞击、与另一伙伴一起与两堵墙形成一定角度击球。
  三、结语
  1.技能主题方法强调基础性的运动,更确切地说是发展适性体育课程,其基本动作教学中,更为突出动作技能的完整性,并且动作技能是参与运动、游戏或其他特定环境的体育活动所需的更高级、更复杂的动作的“基石”。
  2.操作性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简单依托以运动技术(具体运动项目)為教学主线的教学活动,而应是一系列围绕技能主题和动作概念,教师构建严谨的教学知识体系内容的运动学习。否则,所设计的单元体系内容以及价值得不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继宏.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技术主题方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34(5):47-50.
  [2]孙喜和.运动技能构成要素及教学运用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9(1):22-25.
  [3]SHAPE America—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National standards
其他文献
阳光灿烂地照着雪山顶,那张神奇的大地图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究竟选哪条路才好呢?  扫把在天空中打着转儿,“石头、剪子、布!”卜卜大喝着,库洛洛伸出巴掌,凯依伸出拳头。“库洛洛赢了!”卜卜庄严地宣布。“不算,重新来过,他使诈!”凯依不服气地说。“输就输了,男子汉就应该坦然接受现实。”库洛洛哈哈大笑起来,手往东一指,“我们走吧!”  卜卜举手响应,凯依则刻意搞鬼,扫把一下子栽了下去。库洛洛抱着卜卜
一、单脚跳接力简介与基本教法  游戏价值:此游戏能增强学生下肢力量,提高连续跳跃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既是游戏教材,也是跳跃类教材学习的重要辅助性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游戏目标:能用单脚跳方法坚持跳到终点;学会与同伴击掌交接的方法。  游戏准备:画一条起跳线,在距离起跳线前15~20m的位置并排放4个标志物。  游戏方法:采用连续单脚跳的方式绕过对面的标志物后,换另一只脚连续单脚跳回起点处,
籃球技术的评价不仅应指向技术动作的规范,还应指向直观反映学生技术真实运用水平的比赛能力评价。基于《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打破以往篮球教学固有模式,从篮球比赛情境的教学思想出发,构建学生篮球技术运用评价框架,明确评价指标,对学生技术运用能力进行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实践变革,为真正做到切实提升小学篮球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
假期的一天,我正在与周公聊天,突然一只“熊掌”拍了下来,哦,不对,是妈妈那一只发福的手,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迷迷糊糊地半睁眼睛,晃荡于现实与睡梦中……哪知突然又被老妈的绝招“河东狮吼”,给彻底从梦中惊醒了!  唉,我每天都睡眠不足,天天顶着个熊猫眼上课,真气死我了!嗯……我一定要想出一个抵御老妈闹钟的方法。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三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霹雳无敌方案:  方案一:把我的卧室门反锁,想睡多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是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动作发展学习内容的目标之一,这部分指的是幼儿在克服自身阻力所用的时间及使身体或重物位移的距离。这里所讲的“耐力”是指幼儿使用力量的持久时间或距离。如《指南》对大班幼儿的要求: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s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m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m左右等。这里的“耐力”跟平时大家所认识的体能中的“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路径。篮球是《课标》拟定的球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规定的重要限学内容。虽然学生在小学已接觸过篮球,但多
一、器材介绍  软式撑杆跳远器材采用环保材料制成,由10片数字圆垫和1根软式撑杆组成。软式撑杆长2m,两端有球形塑胶头,防滑性好而且耐磨损。数字圆垫上标注了0~9的数字,质地柔软颜色鲜艳,正反面都有防滑设计(图1)。  二、使用方法  软式撑杆的持杆方法为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两手间距离约与肩同宽。在撑杆跳远时,用软式撑杆插准0号数字圆垫,同时握在撑杆上方手的异侧腿起跳,起跳后选择握在撑杆上方手的同侧
一、在“实”上下功夫  在“实”上下功夫,就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实际要求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在分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其次要结合本校实际条件,统筹安排场地器材。最后要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从全局视角,依据课时教学之间联系的实际需要,设计每节课的内容,使其相互衔接,成为有机统一体,然后联系学生
一、把准语言激励的时机  运用语言激励应把握好激励的时机,下面以《跪跳起》教学为例,阐述在体育教学中不同时机对学生的语言激励。  1.当学生思考需要引导时。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讲解与示范时,提问学生“刚刚老师的手和腿分别做了怎样的运动?”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能第一个回答老师的问题,说明你认真观察老师的规范动作了。”  2.当学生练习获得成功时。在学生互相帮助练习成功时,教师可以说
椅子是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笔者介绍一些利用椅子锻炼的方法,既可以全面锻炼身体,丰富居家学习生活,还能拓展到中学体育室内课中作为“风雨教材”使用,进一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一、热身活动  1.双手压肩  目的:拉伸肩、背部和大腿后侧肌群。  方法:站在椅子背后,动作开始时双手放在椅背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伸直,有节奏地震动(图1)。  要求:练习2×8拍,呼吸与动作相适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