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拥有一颗解读诗歌的“诗心”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去鉴赏古代诗歌:一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二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三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体,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包含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孔子以“思无邪”概括《诗经》,显示《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饱含着那个时代劳动人民最温柔、最敦厚的情感。我国古代诗大部分是抒情诗,因此,品鉴诗歌的“情”就成了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
  “诗心”一词来源于宋朝王令的《庭草》,诗中有一句话说得很直白:“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也就是说,只有内心充满情感,才会时刻有吟诵的欲望。真正的“诗心”应该饱含着深沉、浓厚的情感。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也拥有一颗解读诗歌的“诗心”呢?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诵读是让学生进入诗歌情境的有效方法,但诵读也要讲究技巧。如在讲屈原的《国殇》时,教师可以用低沉而哀伤的语气来诵读开篇的“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让学生了解诗歌题目中的“殇”,让学生带着一颗“诗心”走入诗境,去体会诗中的情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示范朗读,如可以让男生女生分别朗诵,再评出优劣,以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让学生自由支配朗读时间应该是最好的入诗方式,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才是诗歌教学的成功之处,如李白的《将进酒》、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杜甫的《阁夜》等诗歌都非常适合作为朗诵训练的素材。相信经过朗诵,“诗心”会微笑着站在学生的心门口,静待学生开启心门。
  教师还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充分利用外部工具,图片和音乐是首选,让它们悄悄在空气中散发诗的气息。尤其是音乐,如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就可以吟唱。为了在教学中酝酿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尝试用音乐作为背景,如《孔雀东南飞》和《梁祝》的相恋篇与甜蜜的味道形影不离,李清照的《一剪梅》、邓丽君演唱的《月满西楼》与相思之情携手而来;屈原的《国殇》、屠洪刚的《精忠报国》与悲壮之愤同音共律。在这样一场场听觉和视觉的盛宴中,“诗心”开始翩翩起舞。
  要培养学生的一颗“诗心”,教师一定要比较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和诗人身世遭遇的变化,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声声慢》就描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女子形象,一个活泼,关注生活;一个忧愁,顾影自怜。李煜的《浣溪沙》和《虞美人》描绘了其两个生活阶段的不同心境。“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不知愁为何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尝尽人生百愁。诗歌会有矛盾之处,也有共通之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还应比较主题相类似的诗歌,在比较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诗心”。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与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都是思乡诗,前一首诗直接抒情,后一首诗借物渲染,表达手法不一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高适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都是边塞诗,一个描写边塞风光之壮美,一个描写将士的激昂斗气。比较鉴赏诗歌的方法,让品诗之心在学生心中扎下根。
  要培养学生的一颗“诗心”,教师还必须抓住词中的重点字词,仔细揣摩诗歌的语言。跟大众语言相比,诗歌能让语言拥有生命涌动的气息,如在“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作者通过拟人修辞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大好春光中的“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联想、想象去接近古人的境界,感受古人的情怀,从而进入古人以空灵笔墨所绘成的意境。还必须和古人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否则就达不到与古人心灵相通的意境。如苏轼的《新城道中·其一》诗中有句“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学生只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然能体会到野桃开满枝头、溪柳迎风摇曳的欢快气氛。
  诗歌中的“情”是根,教师应该给它充分的养料和阳光,让其在自由的空间中茁壮成长,在“情”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张诗的意境,充实诗的画面。要具有一颗品诗的心,学生还要通过恰当的语言描绘自己独特的体验。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就绘制了一幅空明、澄澈的春江花月图。“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首诗的“根”就在对“月”的赞美之情,“流霜”“白沙”因“月”而呈现奇特的光彩。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伴随我们走过了几千年的岁月,使无数人因为它而不再寂寞。鉴赏诗歌不应只是把诗歌变得支离破碎,也不应只是干巴巴地给诗歌添上几个抽象性的标签。鉴赏诗歌应该做到“诗”“人”合一,应是品诗人的“诗心”与诗的双舞,一字一声都配合默契,让优美的诗歌不再只是诗人寂寞的代言词。
  (作者单位:刘奇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学;徐小可 江西省宜春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氯原子在国外某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后,踌躇满志、自信满满的回到国内。它能文能武,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学成归来很想发挥自身所长,为祖国出一份力,于是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