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实际情况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逻辑思维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67
  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即是历史教学活动,借助历史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评价。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包括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唯物史观、正确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理念,能够多元理解历史发展,保持科学认知历史价值。学生需要有效树立正确、积极的唯物史观,即历史创造者是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逻辑,有效树立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多样性的特点,针对历史发展,保持多元认识,引导学生保持理性的学习观念。在对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时空观念。重大历史事件从联系性、局限性看,都存在着深刻关系。此外,学生还需要理性看待历史文化,不断探索、学习古代历史,避免对历史价值一概而论以及历史虚无主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途径
  1.应用历史时间链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
  对于历史时空观念,主要是一个人联系、分析特定空间、时间内发生的事物与事件。初中生对历史知识学习,能够明确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将地点、时间与事件相联系,從而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有效培养。同时,借助历史时间链,也能够对学生的史料实证强化。史料实证对历史认真、严格的态度更加尊重,对于不具权威性的历史资源不随意相信,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史料与实践考察相结合,进行有效佐证,从而明确历史事件的可信度、真实性。为了提升学生史料实证意识、历史时空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朝代更替顺序,形成时间链条,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知识盲点。在明确知识盲点基础上,补充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时空观念培养。在形成准确时间链后,即需要结合不同时代重大事件,对时间段事件有效整合,并印证不同历史事件,从而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有效培养。
  2.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历史教学
  现阶段,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初中历史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多是为了对教学目标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应用较多,因此导致学生不能对历史知识更深入了解,从而导致历史教学高效性欠缺。历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多是统一问答,不能够保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具体情况,转变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满足,促进高效课堂构建,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有效突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促进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性投入到学习之中。
  3.应用信息技术教学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转化直接讲授为图片、视频等,转变历史知识更加形象化,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知识的魅力。将信息技术教学法应用到历史教学之中,能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培养,对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还能够增加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以更大的兴趣和主动性投入到知识学习之中,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相关历史知识。同时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基础上,采取有效教学措施,促进学生不同方面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淑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学周刊》2020年第13期。
  [2] 赵晓萌《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才智》2020年第1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的性格与思维都处于发展阶段,且学生在成长与学习中经常出现性格反复无常、情绪不定等问题,在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其知识内容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得以正确地树立,学生的思想也会逐渐成长与成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的作用。但现今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面临改革,进而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改革。  关键词:小学思想政治 课程改革 必要性探究  DOI:10.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将多元化教学法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从而通过运用不同的新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由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此外,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同时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教学方式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需要在讲课时积极推广生活化教学,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新颖和丰富的生活教学环境,使他们受到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深刻影响。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以提高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72  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情绪发育主要
摘 要:本文以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研究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课堂 道德与法治 教学实效性 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71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必不可少。同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小学语文数学等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课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科目,初中政治教师要对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进行提高,并对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针对学生们的思维观念进行培养,为初中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 有效性 策略探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