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倡导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课堂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和创新等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获得、解释、和理解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辨析中外文化差异,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这正和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理论不谋而合,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通过一系列以认知分类来指导的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阅读;英语学习活动观;认知分类理论
【作者简介】唐田发,福建省明溪一中。
随着新版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中国的教育改革又到了新的阶段,为了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教育要适应改革的新的形势和要求,要培养学生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通过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理论来指导阅读教学,探索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提高学生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综合素质。美国教育研究中心的Benjamin Bloom教授就提出一个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把思维学习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本文试图通过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理论来指导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来达到阅读思维的六个层次目标。
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认知理论,布卢姆的认知过程维度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记忆:从长时记忆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内容2.理解:从文本信息构建意义。3.应用;在给定的情景中进行语用。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几个部分,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和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5.评价:基于一定的标准作出判断和推理。6.创造:将各部分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式或体系。
本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但学习态度较认真,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如果降低学习难度,将有助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因此,本课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文本阅读,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围绕志愿者支教奉献的主题语境下,感知和获取基本的文本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整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解读,分析JO对支教态度的复杂变化,进一步了解JO的性格特征,从而学习JO的奉献精神和坚忍的意志品质,同时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根据以上的学情分析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1.获取梳理书信中有关JO的志愿者支教的基本情况和对当地社会的基本了解。
2.概括、整合当地的基本住房、家庭关系、饮经济和文化等情况。
3.推断JO 对志愿者工作的态度变化,从而分析她的性格特征。
4.得出结论:JO 对工作的态度认真,负责任地去完成支教工作。
5.通过申请志愿者书信,锻炼逻辑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语用目的。
首先在记忆和理解阶段,通过ACTIVITY 1
【关键词】阅读;英语学习活动观;认知分类理论
【作者简介】唐田发,福建省明溪一中。
一、引言
随着新版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中国的教育改革又到了新的阶段,为了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教育要适应改革的新的形势和要求,要培养学生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通过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理论来指导阅读教学,探索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提高学生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综合素质。美国教育研究中心的Benjamin Bloom教授就提出一个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把思维学习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本文试图通过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理论来指导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来达到阅读思维的六个层次目标。
二、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概念
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认知理论,布卢姆的认知过程维度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记忆:从长时记忆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内容2.理解:从文本信息构建意义。3.应用;在给定的情景中进行语用。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几个部分,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和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5.评价:基于一定的标准作出判断和推理。6.创造:将各部分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式或体系。
三、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本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但学习态度较认真,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如果降低学习难度,将有助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因此,本课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文本阅读,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围绕志愿者支教奉献的主题语境下,感知和获取基本的文本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整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解读,分析JO对支教态度的复杂变化,进一步了解JO的性格特征,从而学习JO的奉献精神和坚忍的意志品质,同时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根据以上的学情分析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1.获取梳理书信中有关JO的志愿者支教的基本情况和对当地社会的基本了解。
2.概括、整合当地的基本住房、家庭关系、饮经济和文化等情况。
3.推断JO 对志愿者工作的态度变化,从而分析她的性格特征。
4.得出结论:JO 对工作的态度认真,负责任地去完成支教工作。
5.通过申请志愿者书信,锻炼逻辑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语用目的。
首先在记忆和理解阶段,通过ACTIVIT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