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结合,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当下的热点和未来的趋势,与国外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将BIM技术和装配式相结合,可以发挥BIM信息集成的优势,实现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特点,将BIM技术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重点介绍三维可视化成果分析、构件碰撞检查分析、图纸深化与工程量统计,以期为BIM技术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深化设计;EPC总承包
  1、前言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和EPC模式的应用逐渐深入,国内相关研究热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工程建设流程相对固定、单一,导致整个项目存在碎片化问题。EPC模式虽然能够将项目各方整合为一个整体,但同时也存在总承包风险较大而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问题[1]。虽然我们已经开始在装配式建筑应用BIM技术,在培养了一批既懂装配式又懂BIM技术的人才上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总体上BIM技术人员的装配式施工经验存在明显的不足。
  2、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
  为解决平行发包造成设计与施工的分离,建设单位在选择建筑工程项目组织方式时,优先采用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模式[2]。它是指总承包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全面负责。
  3、BIM技术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应用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建筑及其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并为各种决策提供基础信息[3]。BIM技术是一种数据化工具,通过建筑模型整合项目的各类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将大大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提高国内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所占的市场比率。
  4、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中的应用
  4.1 BIM技术应用实施路径
  预制结构的深化设计是在原EPC单位出具的设计施工图纸基础上,结合装配式结构构件制造及施工工艺的特点,对设计图纸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将繁琐的对图工作集于一个预制构件深化模型,找出在二维图纸上不易发现的设计盲点,将设计盲点问题按类别整理成问题报告。通过协调会的形式将设计问题在施工前提前反馈给EPC单位的设计部门予以解决,减少错误的发生。基于深化调整完毕的预制构件深化模型,生成预制构件深化技术资料,包含截面图、平面图、详图等,套用企业模板进行钢筋及混凝土用量统计分析,生成料单。
  4.2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成果表现
  应用BIM技术,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观察模型,而不是单从平、立、剖三个方向观察。选取BIM模型的一部分数据库,作不同的直观效果演示。例如查看PC梁构件,可以将构件的混凝土材质去除,观察内部构成,用色彩体现它不同的构造关系,提供给构件生产单位。
  BIM模型里包含丰富的信息,在预制装配式构件模型中除了3D建筑信息模型的几何信息描述外,还包含了建筑构件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集合单个预制构件的BIM数据库,就可以产生整个项目的数据库,相当于把建筑项目所有的信息集成在一个三维信息化模型里,这是对工程项目非常有用的三维信息化模型。
  4.3基于BIM技术的预制构件及钢筋碰撞检查
  常规的碰撞检测,主要是检查构件之间的碰撞,深化设计中的碰撞检查除了发现构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和碰撞外,主要是检测构件连接节点处的预留钢筋之间是否有冲突和碰撞,这种基于钢筋的碰撞检测,要求更高,也更加精细化,需要达到毫米级别。在对钢筋进行碰撞检查时,为防止钢筋发生连锁的碰撞冲突增加修改的难度,先对所有的钢筋节点作碰撞检查,即在建立参数化配筋节点时进行检查,保证钢筋节点钢筋没有碰撞,然后再基于整体配筋模型进行全面检测,直到结果收敛。因此,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把可能发生在现场的冲突与碰撞在BIM模型中事先消除。
  4.4深化图纸的生成与工程量统计
  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建筑表示方法,三维的BIM模型不能直接用于预制构件的加工生产,需要将包含钢筋信息的BIM模型转换成二维的加工图纸。利用BIM软件的出图和自动更新功能,一旦模型数据发生修改,与其关联的所有图纸都将自动更新,总体上预制构件自动出图,图纸的完成率在80%-90%之间。
  在生成加工图纸时还需要对鋼筋及混凝土的用量进行统计,以便加工生产,基于整体配筋模型,利用BIM软件中自带的各类工程量模板进行快速的统计分析,减少人为操作和潜在错误,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
  结语:
  EPC项目较为显著的优势在于总包方早期介入项目设计,利用BIM技术则能够更好的实现总包方对设计的参与和管理。利用BIM模型的直观性、可分析性、可出图性的特点,高效的进行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通过碰撞检查预先排除预制构件之间、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设备、管线之间的各种问题,出具预制构件详图,提高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今后的设计变更等,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降低成本。基于EPC管理体系,预制构件深化设计与生产加工全面融入项目总体技术管理,覆盖设计、构件加工、现场施工等关键环节,解决了以往的设计图纸控制宽泛,对现场施工指导性差的问题。利用BIM技术能够更好的提升设计品质,充分发挥EPC模式的优势,提升工程整体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震,毕建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EPC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1):232-232.
  [2]王婷,肖丽萍.基于BIM的施工资料管理系统平台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3):50-54.
  [3]GB/T51212-2016,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S].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行业中的测绘方法及技术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现在应用比较都的手持测距、GPS-RTK、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作为一个常年从事测绘行业的人员,就几种用于房产测绘的测绘方法,在房产测绘中的优缺点进行简单剖析和描述。  【关键词】房产测绘;测绘技术;优缺点  随着国家政策及人民观念的改变,至上个世纪末至今,房地产业的热度不断升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
期刊
【摘要】铝模板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都是应用较多的施工技术,两者可在高层装配式建筑中组合运用,有效提高效率,并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铝模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装配式建筑;组合应用  当代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工具式模板及防护架体层出不穷,其中铝合金模板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新技术中应用较广的两种。铝合金模板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整体设计,有详细的配模及设计,安全可靠;同时具有周转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层房建施工问题展开分析,然后针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高层房建施工问题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层;房建;施工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房建工程规模逐渐扩大,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但就目前来看,在我国高层房建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高层房建施工问题分析  1.1 质量问
期刊
【摘要】框架梁梁端竖向加腋在地下室楼盖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首先论述加腋对结构受力、变形及配筋的影响,然后对加腋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以此为实际的结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地下室楼盖;竖向加腋粱  在工程设计中,由于埋深和功能需要,高层建筑一般均设有地下室,地下室一般柱网跨度和设计荷载较大,所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较高,因此,地下室楼盖的精细化设计对安全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