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球囊辅助夹闭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球囊辅助夹闭
【机 构】
:
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380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长沙,410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球囊辅助夹闭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球囊辅助夹闭术治疗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临时阻断颈内动脉近端或封堵瘤颈,然后夹闭动脉瘤.收集人口统计学、术前症状、动脉瘤特征、球囊放置位置、术中造影情况、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纳入12例直径>2 cm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均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顺利夹闭.其中,位于眼动脉段1例,床突上段3例,后交通段4例,脉络膜前动脉段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2例.9例球囊置于颈内动脉近端, 3例置于动脉瘤颈.术中造影显示12个动脉瘤均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重度狭窄1例,轻度狭窄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脑梗死1例,暂时性尿崩症1例并在术后1周时恢复正常,偏瘫1例,癫痫1例.出院时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显示,5分9例,4分2例,3分1例.术后随访2.3~12个月(中位数7.5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显示无一例动脉瘤复发,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分5分11例、4分1例.结论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夹闭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动脉瘤安全且有效,患者远期转归良好.
其他文献
职业生涯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男护士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男护士目前的职业发展现状,提出男护士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性,综述国内外男护士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现状,并在理论上提出男护士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异常、肝毒物等原因有关.而免疫学的异常在其发病中可能起着主要作用,表现在PSC常和其他自身免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认识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自体血清(血浆)因其富含广谱、齐全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及对细胞生存、生长和生命活动具有调控或促进作用的细胞因子等,加上来源于自体的成分,因此,通常在应用上具备生物多样性、安全性、稳定性和相容性等特点和优势,使其在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进一步探究和更加科学地将自体血清(血浆)应用于体外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研究中,本文通过对自体血清(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基本生物学特性阐述自体血清
本文论述了肺纤维化治疗现状,重点评价了细胞因子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粘附分子抗体等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短期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收集基线临床资料
肺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2015年最新发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 2012)显示,肺癌已经成为全球癌症病例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与此同时,肺癌也成为我国恶
目的 探讨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 PCAL)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重度狭窄患者脑白质高信号( white matter hyper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PC).与其他APC如巨噬细胞、B细胞相比,DC具有独特的刺激处女(naive)型T细胞的能力.DC在启动免疫方面及决定免疫走向方面起着关键作
近年来,肺癌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上传统的肺癌诊断方法有胸部 X线片、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胞涂片等,但因其特异度和灵敏度有限,大多数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