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媒体,不仅是教材内容的有机构成,更直接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为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性信息。教师积极利用插图充当教学辅助,则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英语语篇的理解和掌握。针对插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插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现行的PEP小学英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加拿大Lingo Media国际集团合作共同编写的一套全新小学英语教材,教材内容中设计了大量的图文,几乎每个单元都配置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充分迎合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并没有将插图这一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忽视了其教学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地结合插图进行教学,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英语教学应用插图的教学现状
  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已成为必备的教学基础设施,教师也能够在课堂中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有较多的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非常优秀,借助图片、动态效果图以及音乐、短视频等,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对现成的课本插图却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甚至是忽视。即使有部分教师对插图和语篇教学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然而没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其展开利用,在教学活动中一带而过,失去了教育的有利机会。另外,在课前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时,较多的教师对插图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准确的把握,没有抓住最佳切合点,虽然使用了插图教学辅助,但是没有让学生理解到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插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借助插图铺垫语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以及年龄方面具有其鲜明的童真特点,对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事物持有較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PEP教材中大量使用了插画,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前简单地浏览图片,可以对课堂学习内容建立初步的了解。所以教师根据这一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插图与语篇教学进行巧妙的结合,则能够为课堂铺垫一个良好的语言和情景。
  例如,六年级PEP小学英语上册Unit 1主题围绕问路和指路展开,插图1再现了Wu Yifan和Robin第一次去科学博物馆的途中问路的场景,并包含了单元学习的重点词汇和句型。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该图进行课堂导入,其次结合let’s learn对新词汇进行学习,然后结合该模块中的插图,通过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学习发音、结构以及词义。最后在掌握了单词后,进行内容教学,利用情景图片引出单元教学话题,学生观察图片时在教师创建的情景环境下,对所学的地点、方位等句型展开练习。
  (二)理解插图抓住要点
  教学活动的关键不仅要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更在于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需要在教学实际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象、环境等采用适当的重难点突破方式。所以插图作为有效的切入口,可以将教学内容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继续前文的举例,基础的语篇学习掌握后到第三课时let’s try,需要借助听力练习为let’s talk正式的对话学习做准备,该模块教材也设置了相应的情境图和交通插图。首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理解核心句型How can they get there?Turn left/right;其次,借助交通插图帮助学生对核心句型进行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了解该句型应用的意义,并能够学以致用。
  (三)借助插图巩固练习
  在课后,让学生结合插图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借助生活实际案例对插图的内容进行再次创造,帮助学生对核心句型和单词能够熟练运用,能够生动、完整、准确地写或说。该部分的教学活动内容不仅起到较好的课堂学习巩固作用,还拓展了教材学习内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复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语言能力积累的现状,有意识地通过课本插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避免机械性的死记硬背。
  总之,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插图具有较多的作用,其关键在于教师需要提高对插图教学的重视度,并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灵活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使插图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最终实现理想的英语语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滟.善用文本插图活化英语语篇教学[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9):65.
  [2]苏永超,张爱玉.小学高段英语单元教学中插图的应用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17,17(6):65-70.
  [3]庄艳传.索象于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应然选择[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7):45-48.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在教学中“疏中有密”“密中有疏”,选取典型的几点,体悟最精妙的语言,体悟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既要力求简单化,又要在精妙处不遗余力;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即实现“放”与“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关键词:文眼;文脉;交互;拓展延伸  中国画讲究空间艺术,有“疏可走马”和“密不透风”之说,是说画面上有的地方留白很多,稀疏得可以走馬;有
摘 要: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的音乐课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歌唱教学的“九字箴言”从“唱会歌”到“唱好歌”,再到“会唱歌”,告诉大家教唱歌曲时的一个目标和方向。那么器乐进课堂该做些什么呢?教师也可以“照样画葫芦”:从“奏会歌”到“奏好歌”再到“会奏歌”。根据多年来对六孔竖笛的教学,对“竖笛的第一课”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兴趣;规矩;柯尔文;组长  竖笛的音色纯正清丽,柔和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关系到一个班级能否整体进步的重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造成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紧迫也最严峻的一个课题。要转化后进生,教师必须对后进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转化。  一、多一点尊重,少一点讥讽  后进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往往又表
摘 要:思辨能力之于一个人的成才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基层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对小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辨能力;有效策略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是指思考能力与辨析能力的综合。在这里,思考指的是针对某一客观事物所经历的分析、推断等思维上的认知活动;辨析指的是针对外界客观事物性质、类型、事理等的辨别与分析。综合此观点,思辨能力即为对外界事物进行思考辨析的能力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的核心和支柱。班主任要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工作,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地发展。班主任在管理和指导学生时应进行德育管理,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让学生们对班主任产生爱戴和敬佩之情,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德育是班主任管理和指导学生最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就结合德育的
陳艷敏
期刊
摘 要:每一位孩子的头脑中都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唯美的画面,都有强烈欣赏美、追求美的渴望,但感受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点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多年幼儿绘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幼儿很容易对美术表现出自发的热情,但往往是浅层次低级别的兴趣,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阶段,且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把幼儿的浅层次兴趣延伸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  关键词:绘画能力;幼教;教学形式
摘 要:每位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各自发展,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一定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分析能力为前提。“抓关键词”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抓关键词”教学法的定义,在小学中段教学的可能性、必要性,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实施该教学法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中段;抓关键词;原则;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修订的《教育法》后,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都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做到因人施教、相机而行,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关键词:尊重;学生;德育;树人  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了重新修订的《教育法》,我立即学习之后,觉得比修订前的《教育法》更全面更深刻、更明确。  修订的《教育法》明确地强调了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赤锡中心小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广泛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先进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