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方法.方法 选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编码脂多糖基因(rfbE)和编码鞭毛抗原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方法.方法 选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编码脂多糖基因(rfbE)和编码鞭毛抗原基因(fliC)作为检测的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MGB探针,探针的5端分别用FAM和HEX进行荧光标记,3端标记MGB.优化PCR扩增体系,对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评价,同时进行一定数量临床样本鉴定,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准确、特异地检测和鉴定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能够有效甄别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与非H7菌株,其他菌株均无阳性结果;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10 CFU/ml;定量检测的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66例临床样本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5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2例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非H7阳性,其中16例与常规培养法结果符合,符合率达到98.49%.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临床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鉴定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肾移植受者150例临床资料.其中24例发生DGF,对可能影响DGF发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取移植肾供者172例和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人黑素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黑素瘤细胞株A375;噻唑蓝法(MTT)检测罗格列酮对A37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个具有学科编码的二级临床新学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是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的 探讨用三通管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2002年2月至2008年7月110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儿童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例儿童原发性胃肠道NHL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儿童原发性胃肠道NHL的
目的 探讨外源性尿激酶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复合致病因子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肝纤维化组(复合致病因子饲养6周)和尿激酶预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评定,以状态焦虑>5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它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NMDARs活化引起包括
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癌症,每年有约100万例新发病例。肿瘤疫苗因可诱导机体产生主动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在肿瘤的免疫治疗和防御中显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胃癌特异性抗原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