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声音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l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谣言,只知道跟风抢盐
  
  木瓜:我妈连谣言的内容都不知道,也根本不关心什么核辐射,只知道盐要涨价,大家都在抢着囤积,她也得去抢。看来即使在太平盛世,人心的稳定也是个问题。
  
  抢盐者未必恐慌,而是“凑热闹”
  
  陈方:老家小县城的妹妹打电话问我:“你们买盐了没有啊,县城里的人也开始抢盐了。”这些“问候”中,丝毫感觉不到对方的恐慌,也感觉不到彼此的担忧,能让人感觉到的反而是,我们正在嘻嘻哈哈地参与一场抢盐的闹剧。那些参与抢盐的民众未必恐慌,而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
  
  关键在以什么方式应对
  
  都市凡尘:现在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关键问题是在于谣言的制造者发布信息后,我们的舆论监督部门、网警、网络管理员等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
  
  指责百姓素质没道理
  
  公民子庸:遇到这样的事,总是有人指责老百姓的素质,我觉得这思路是不对的。这样一来,遇到牛奶出问题要让老百姓去研究三聚氰胺、遇到火锅有问题还要学会判断地沟油……弄得每个人都跟上帝一样聪明。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不需要那么聪明,如果我真的什么都懂,还需要专家、政府干什么?
  
  缺乏安全感才会宁可信其有
  
  谭宇墨凡:我不想指责群众的科学素质,我觉得面对谣言,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中国在抢食盐,其实美国在抢碘片,韩国在抢购海带。人们缺乏安全感,所以才会宁可信其有。因而,用“愚蠢”、“没素质”之类的词语来形容抢盐的人群,是有失偏颇的。
  
  应该有一套快速反应机制
  
  莫田:我们对于谣言的散布,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每次等我们发现谣言并开始辟谣时,谣言早已“深入人心”了。人们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如果我们能在发现谣言的苗头时就能通过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那谣言还能兴风作乱吗?
  
  好的思想波,会感染更多好的现象
  
  杜卫华: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好的心情会发出好的思想波,好的思想波,会感染更多好的现象。只有通过各种善的、平衡的教育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才能增强民众的抗谣能力。
其他文献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校园招聘在企业的招聘活动中又占有较大的比重.校园招聘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离职率高达2096、甚至更高,有的工作表现欠佳,有的团队
期刊
旋转捷联惯导系统采用旋转调制误差补偿技术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误差进行调制,可以提高系统导航精度。文章借助捷联系统基本误差方程,简要分析了旋转调制误差补偿的机理;通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价值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特别是实现与"现实的人"的对话才能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独特的功能优势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和有
机载或舰载武器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对准的首选方案就是传递对准,速度匹配传递对准因为其较好的水平失准角可观测性以及线性量测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当载体存在角运
一、什么是和谐劳动关系所谓和谐劳动关系,实质上指的是劳资双方通过契约形式建立平衡的劳动关系,即在外部客观环境下企业劳资双方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即劳动者在企业综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