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改革在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上历来都是改革数学教材的重点内容,它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已不再是传统教材上的集中编排,而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部分内容结合了起来,实现了计算与应用的相结合,是在宏观指导下数学教育新理念的一次全方位改革。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过去应用题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如何设计应用题,进行有效的教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中都和现实生活关系不大、接触不多,而是直接从中学进入师范学习,然后就进入学校教学,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数学教师的应用能力较差,数学应用意识不强。再者,很多教师都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发展不关心,而是沉浸于基础数学教学中的代数精妙的运算技巧,几何缜密的逻辑推导。另外,一些教师虽然对数学教育应注重应用能力 和应用意识可以认识到,但又缺乏足够数量的教学素材,很难对恰当的切入点进行选择。故而,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数学教学观念,让课堂多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少一些枯燥的纯数学问题,在对课本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应对应用思想进行渗透,让学生逐渐形成运用数学方法和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方法的意识。另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主动的了解,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虽然目前有很多学生拥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但他们缺乏解题策略。导致此类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对思维策略进行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是什么地方启发了思路,从什么地方入手分析题目,是如何突破关键点的很少讲,压缩了对解题途径进行探索的思维过程。必须从教师抓起,对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教师在建构主义观点下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在对学生使用数学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做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指导者、组织者,构建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进行激发的情境。
  2.提高认知水平,重视阅读理解
  主要有两点构成了学生解应用题的障碍:一是正确构建与之相应的数学模型,二是如何对题意准确理解,这两点的突破教学中就显得特别关键。首先要在理解题意、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用数学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化,对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建立,再对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数学结论,最后将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
  2.1 培养建模能力,类比联想
  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各类典型应用题的基本模式进行总结(如工艺设计、情景预测、经济预算、房产规划、销售利润、储蓄利率、最优化等),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如求曲线方程、求多面体面积和体积、解三角形、排列组合、求和、数列通项、解方程不等式、函数最值等),和识别模式的思维方法,使学生能进行准确的模式识别从而解决数学应用题。
  建立数学模型,把数学结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数学应用的关键。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中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与数学应用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数学建模的教与学,作为一项专门的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并不等价于掌握、学习纯粹数学的能力。需要经历培养,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才能形成应用的能力、方法、技巧、意识。命题者通过创作,加工,对原始材料精心设计,就能把应用题化归成某个数学题型。只要识别出题中的模式,就可找到对应的解题途径,把应用题化归成某个数学题型。
  2.2 使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相结合
  主动阅读就是在阅读时搞清楚解题还“缺什么”,进行模式识别,不断将问题数学化。被动阅读就是经过阅读题目的图表、符号、数字、文字等,对题目进行有序的理解。
  3.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教师只要在教学中适当点拨和引导,就会使学生赋予政治、地理、物理、化学各个学科中相关问题以数学的思考,使其把广播、电视以及小区、街道、商场内中各种问题的情景摄入脑中,调动他们对数学应用问题背景进行日常留心观察和发现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联想意识。这样就可逐步打消各类背景的神秘感,大大缩短学生和“天文、航海、气象、资源利用、环境美化、设计、管理、投资、购物”等背景的距离。
  一般对学生来说,应用题的某些概念和其背景可能是神秘的、模糊的、生疏的,科技术语多,生活常识多,文字较长,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诱导联想”是非常必要的,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掉。例如,1999年高考题的“轧辊问题”,直到见到答案后,很多学生仍不能想象此问题的情景,即便是不做家务的学生在北方也该看到过家长轧面的操作,为何无法由此产生联想,与其进行类比?平时的诱导不足,自然不会在考场上有意识去联想。
  4.结束语
  应用题的设计和教学随着课程目标的更新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改革和创新需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进行,需靠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的努力和参与去决定其能否成功,在数学课程改革中使应用题教学成为的一个亮点。总之,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其源于实际问题,所涉及的背景问题渗透到了社会每一个方面,是一个能够转化为实际的问题,用纯数学问题来解答。
  
  参考文献
  [1] 李月芳.谈谈高中数学取得高分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 徐登军.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3] 马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4] 王薇.浅谈解数学应用题的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
  [5] 蔡广红.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算法研究[J].新课程(教研)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一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关键词】多媒体语言实践转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相比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从而大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最基本的“劳动工具”除了粉笔和黑板之外,恐怕就是教材了。教师是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才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一、尊重教材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
面对学习被动的、经常欠账的、偷懒贪玩的学生,我们往往采取简单易行的惩罚手段进行处理,如罚抄词语一百遍、罚抄课文几篇、重抄作业多少遍等等,效果怎么样,答曰:照玩不误,被动的、欠账的、偷懒贪玩的一如既往,现鼓一锤。此做法此教训,本人也在其例,曾碰壁无数,没少生气。对此,我们是不是无可奈何,黔驴技穷了呢?不,我们可以采取“强迫”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我讲一个案例。  我经常对学生讲,你们在写作文时
摘要: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反馈,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先驱 欲望 原则      一、发问是求知的先驱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说学习过程就如横渡一条河,那么课堂提问可谓是一叶扁舟,能将求知者带到知识的理想彼岸。在学习过程中提问是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9)  【摘要】:文章对研究企业网络培训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梳理,提出企业推行网络培训的主要环节,期待能对企业网络培训的具体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企业网络培训;教育培训;网络培训课程    企业网络培训研究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企业网络培训的深入研究,可以总结基于网络的培训学科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对思想品德厌学的现象,通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及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同时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也给思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思品教师也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目标教学方式主动权情境教学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意识淡薄甚至厌恶的思想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因为思品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学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只有创设出文章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与氛围,唤醒学生益友的感知体验和美好的记忆,学生才会渐入佳境,体会到作者的胸臆。  1、以图画再现情境,引领学生创造心中最美的画卷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的语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它用形象作词,用情感谱曲,它看上去就是一幅多彩多姿、形象鲜明的画,读
【摘要】笔者结合学院实际教学经历和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策略三个大方面对本学院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口腔医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具有高中文化的基础上,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职业大学诞
目前学生中知识水平好差悬殊很大,我们认为,在具体掌握上,如内容的深广度,进度的快慢等等,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原有知识基础很差的一些学生,要不要打基础?要不要有一定的要求?对这个问题目前在教师中间有一些争议,有的教师认为“对这一部分学生,不要做太高的要求”;但我认为“对这一部分学生还应帮助他们打好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据了解这一部分学生有的根本不想读书,对学习感到害怕,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