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不只是中国人的脑洞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nl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希腊神话记载,小亚细亚半岛北部、塞莫顿河之滨,曾有一个神秘的女儿国:亚马逊。该国尽是女子,女王理政,女将带兵,妇风颇为彪悍。
  在《荷马史诗》里,女战士擅使双面战斧,武艺精纯,甚至能与希腊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大战三百回合;远程攻击更是拿手,标枪弓箭,例不虚发。据说,为了方便拉弓投枪,亚马逊女子会在成年后将右乳割掉。
  再排斥男性,亚马逊女子也不能单体繁殖,所以她們定期与周边小国开展“援助交际”,引进人种。其后,生下的若是女孩,就留下抚养;若是男孩,则交给父方。她们的另一个生育来源是战俘,这些人是最惨的,连性奴都算不上,就是作为配种机器被使用,直至油尽灯枯。
  或许是这些女汉子给当时的爷们儿留下了太深的心理阴影,以致她们的时代过去之后,流风余绪仍千载不绝。
  在希腊神话里,亚马逊女子出镜频率颇高,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雅典创始人忒修斯等都与她们有过交集,可惜,这些故事往往以悲剧收场。
  赫拉克勒斯年轻时,曾被天后算计,不得不听命于迈锡尼国王。国王常刁难他,派他去做杀狮子、抓野猪等高危工作,好在他身手了得,竟都应付下来了。后来,国王派他去抢亚马逊女王的腰带。
  腰带是贞洁的象征,一般女子都会拼命抵抗,更别说亚马逊女王了。赫拉克勒斯带上一帮兄弟,硬着头皮来到亚马逊国,不料女王见到他就像女儿国国王见到唐僧一样,立刻眼泛桃花。原来,赫拉克勒斯的威名遍传天下,女王也仰慕不已,有心结交这位盖世英雄,听说他的来意后,将腰带欣然奉上。然而女王的下属觉得这样太没面子,坚决反对,双方爆发冲突。赫拉克勒斯率领的希腊英雄与亚马逊女战士一通乱打,女王也在乱战中不幸殒命。
  另一位亚马逊女王,在此战中被希腊英雄忒修斯俘获,并被带回希腊。这位女王后来爱上了忒修斯,二人两情相悦。忒修斯回到希腊后脱离赫拉克勒斯,另开副本做主角,建立了雅典城,事业一路攀升,眼看他们就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料忒修斯为了政治利益抛弃女王,选择与其他家族联姻。女王一怒之下跑回亚马逊老家,拉起一支娘子军,打回雅典复仇。女战士们踏过结冰的海峡杀人欧洲,展开一场血战,最终却败下阵来,只得退回亚洲。
  亚马逊女儿国究竟是史实还是传说?众说纷纭。不过,在男权逐渐兴盛的趋势下,她们的命运只能走向消亡。
  1540年,西班牙殖民者奥雷连纳到南美洲探险,次年发现一条大河,随即展开勘探。他们抢掠土著的村庄时遭到奋勇抵抗,令他们诧异的是,冲锋在前的是一群妇女,箭如飞蝗,悍勇无比。奥雷连纳不禁惊呼:莫非我们到了传说中的亚马逊女儿国了?
  后来,这条河就被命名为亚马逊河,这就是世界第一大河的名称由来,湮灭千年的传奇随之重现于世。
  编辑/小荷
其他文献
正循环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  相同的起点,有的人活得越来越好,有的人活得越来越差。作家毛南讲过自己的故事:刚毕业时,他有两个坏习惯,熬夜和购物。熬夜是为了打游戏,结果第二天起不来,上班总是迟到、没精神,工作也做不完。三年下来,他没存到一分钱,还欠下四张信用卡,之后越滚越多,而且一直循环下去。他这才发现,从一开始,自己的生活就处于一种负循环的状态。所谓的负循环指的是当下的生活状态、所作所为对自己是透支
早在秦朝时,秦始皇派蒙恬进攻匈奴,把匈奴的河套地区给抢来了。可把匈奴人打跑后,蒙恬没有趁势进攻,而是就地修起了长城,把战国时期各国修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统一的防御线。  蒙恬为什么不追呢?一是追不上。秦军以步兵为主,要跑赢匈奴骑兵实在是有心无力。二是匈奴人机动性强。他们奉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战略,中原王朝很难与其正面对抗。三是追击成本太高。打败对手很容易,可要歼灭对手非常困难。汉武
1927年6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杀。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但穷困肯定算一个。  王国维一生的起点不高:考中过秀才,但没有中过举。他只好去上海打工,帮人做抄抄写写的工作。因为有才华,他认识了当时正在主办某文学社的罗振玉,不但得到罗振玉的资助,后来双方还成了亲家。  而这也成了王国维一生的拐点。清朝灭亡后,王国维像罗振玉一样,成了遗老。本来以王国维的身份,和遗老根本沾不上边。毕竟做遗老是要本钱的:要么
晋国贵族栾黡由于生前太跋扈,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死后,他的儿子栾盈小心谨慎,乐善好施,广交朋友。终于,经过栾盈的努力,有一帮铁粉围在他周围。谁知却祸起萧墙。  栾盈的母亲叫栾祁,是现任中军元帅范匄的女儿。当初,范匄将女儿嫁给时任中军元帅的儿子栾黡,算是强强联手。可亲家没能更加亲密,两家几乎搞成了仇人。  栾祁和栾黡夫妻感情不好,但栾黡的弟弟栾针跟栾祁的兄弟范鞅倒是玩得好。有一年,晋国带着联合国十二
鲜卑人侯莫陈崇骁勇善战,是西魏实际掌权者宇文泰手下的一员猛将。他随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宇文泰提拔成西魏八柱国中的一员。  侯莫陈崇不仅打架猛,而且非常毒舌,毒到能把人气死。被侯莫陈崇气死的倒霉鬼叫王勇,他和侯莫陈崇一样,有胆识、力气大。王勇加入了西魏的敢死队,杀敌无数,连宇文泰也赞叹不已,给他赐名为“勇”,以表彰他的功劳。后来王勇又因为征讨蠕蠕(又称柔然,是公元前4世纪末至6世纪中
天圣五年(1027年),北宋官员章粢(jie)出生于浦城(今属福建南平)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三朝元老,官至资政殿学士。按理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章楶应当生活得自在优越。但是,章家素有规矩,家教尤其严格,父亲希望章粢能秉承家风,科举入仕,成为文武双全的儒将,为保家卫国、守卫北宋江山贡献力量。  好在章粢生性温顺,乖巧懂事,规规矩矩地按照父亲规划好的未来走:一边苦读圣贤书,一边学习武艺。他两耳不闻窗外事
清代合州(今属重庆市)有一个士子,本是个不读诗书的纨绔子弟。当年参加县上初试,他出钱雇了个枪手代他答卷,结果竟高居榜首!这厮不通文墨、贪玩厌学,在童生中人人皆知。名次一公布,公众哗然。可是,在紧随其后的由县官亲自点名的考试中,这厮又买通县令的听差,将考卷传递给场外的枪手。四场下来,他仍名列第一。  考生们料定其中必定有诈,纷纷要求县令亲自对他面试一场,不准差役、书童等无关人员靠近。县令也有些疑惑,
拉斐尔前派是英国著名画派,名字听上去有点儿像拉斐尔粉丝后援团的感觉,事实上是指一群即将成为拉斐尔、但还没有成为拉斐尔的人。他们为什么要给自己的门派取个那么矫情的名字?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咖,17岁出师,37岁就挂了,在20年里创作了300多幅画,这个数字和凡·高(9年200幅)比起来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光就每幅画的复杂程度而言,凡·高(左图)和拉斐尔(右图)基本上就是民房和故宫的差别。  
北宋的周行己有两大令人艳羡的硬件。其一颜值高,“丰仪秀整,语音如钟”,偶像级的面容,再加上标准的男中音,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第二,周帅哥不是空长一副皮囊,学习成绩也是棒棒的,“七岁诵经书,十岁学属文”,标准的学霸级人物。元祐六年(1091年),25岁的周行己进京赶考,并在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荣登进士。  这样一位有才的帅哥很快吸引了参知政事冯京的注意,想将他纳为乘龙快婿。为了第一时间捞到这位
从苏联伊万诺沃州体育学院教室半拱形的窗户看出去,整整齐齐的校舍屋顶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吱呀”一声,一位清秀俊逸的中国男孩——黄健(俄语名为尤拉)推开教室门。室内有许多废纸和一些垃圾,他左找右找也未找到扫帚,便想去别的教室借。  空荡荡的教学楼里,黄健寻了好久才看到开着门的教室。他敲了敲门,一个清脆的声音说:“请进。”打开门的一刹那,黄健的心跳漏了一拍。站在窗边的苏联姑娘转过头看向黄健,她有高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