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索权保理人的权利行使——论《民法典》第766条的理解与适用

来源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判实践中有追索权保理合同法律性质的界定存在分歧,主要有债权让与说、间接给付说、债权让与担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66条将有追索权保理的法律性质认定为债权让与担保,法律性质的界定影响到保理人的权利行使。依据债权让与担保的理论,有追索权保理人对债权人行使追索权和向债务人主张应收账款债权并无顺序限制,可以一并起诉应收账款债权人和债务人,也可以单独提起诉讼。保理人的受偿范围为保理融资本金、利息、必要费用。为避免保理人重复受偿,可以由债务人偿还保理人应收账款本金和利息;应收账款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上述债务承
其他文献
随着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往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不断加大与俄罗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等战略项目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受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法律制度的差异性决定,黑龙江省企业在对俄投资活动中存在较为复杂的法律风险,制约了黑龙江省对俄企业的发展。探索黑龙江省企业投资现状法律风险规避以及应对措施,可以为黑龙江省日后的对俄贸易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平台,这也是建设法治黑龙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黑龙江省的生动实践。
摘要: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流动儿童从农村到城市,不可避免地受到认知、文化、环境的冲击,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就是歧视。了解歧视知觉对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造成歧视的原因,会让人们了解流动儿童经历的真实感受,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让人们能够真正帮助流动儿童。  关键词:歧视知觉;流动儿童;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
英国是世界上仲裁立法最早的国家,《1996年仲裁法》对世界各国的仲裁立法影响深远。英国法院对仲裁的“全面监督”并未阻碍各国当事人竞相选择英国作为仲裁地的热情,当事人对英国的仲裁法律服务依旧满怀信心,伦敦仲裁业持续蓬勃发展。在我国进行仲裁法修改的大背景下,研究英国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思考其制度设计中的精华,对我国仲裁法修订时更为妥善处理法院和仲裁关系这一问题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