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7岁以下小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市镇区7岁以下小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2-10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34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A、B型),流感病毒甲、乙型(FLU-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型)和人偏肺病毒(hMPV).结果 从340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常见呼吸道病毒171例,阳性率为50.29%;其中RSV-A型69例(20.29%),FLU-A型39例(11.47%),hMPV 32例(9.41%),PIV3型22例(6.47%),RSV-B型9例(2.65%).在171例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中,有混合病毒感染16例,占所有病毒感染者9.36%;其中hMPV合并RSV-A感染者5例,RSV-A合并PIV-3者4例,hMPV合并FLU-A、PIV-3感染者各2例,FLU-A合并PIV-3者2例,RSV-A合并FLU-A者1例;但未见三重混合感染或多重感染.未榆测出FLU-B型及PIV-1,2型.结论 呼吸道病毒是东莞镇区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SV为最主要病原,其次为FLU-A和hMPV。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吸烟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各个环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D8+T细胞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目的 了解初中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7个地理大区共选取2 895位初中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有861名父亲(85.8%)和1 560名的母亲(90.6%)认为父母应该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458名父亲(54.1%)和789名母亲(51.6%)认为13~15岁是进行相关教育的最佳
目的 通过探索MRC-5细胞的微载体培养条件,以期建立MRC-5细胞的高密度培养方法.方法 用3种不同培养基(MEM、M199、DMEM)分别培养3.0×104/mL的MRC-5细胞,观察它们的细胞增殖及传代能力;在Spinner培养系统中,用1.0 g/L Cytopore 2和3.0 g/L Cytodex 3分别培养密度为3.70× 105/mL和2.98×105/mL的MRC-5细胞,观察
目的 探讨HPV L1壳蛋白与宫颈病变关系.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应用RevMan5.2软件对HPV L1壳蛋白与宫颈病变分级和宫颈病变预后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以OR值和95%CI为效应尺度.结果 在HPV L1壳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分级关系的研究中共纳入14篇文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Ⅱ组与CINⅢ组、CINⅢ组与鳞状细胞癌(SCC)组的HPV L1壳蛋白阳性率
期刊
目的构建高预测精度前列腺穿刺结果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搜集100例PSA小于20 ng/mL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病例信息包括年龄、直肠指诊结果、PSA、游离PSA百分比、前列腺体积、直肠超声异常结果、PCA3、TMPRSS2-ERG融合基因、CTAGE5-KHDRBS3融合基因、USP9Y-TTTY15融合基因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及nomogram,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导致肺功能迅速下降.其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先后经历了黏液嵌塞假说、气道高反应学说、感染学说、细菌负荷阈值理论和肺组织损伤加剧等认识过程,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种或多种因素可能是发生AECOPD的触发因素.因此,深入了解该病机制有助于延缓甚至或阻断COPD进程。
目的 建立敏感和特异的人颚口线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并加以应用.方法 以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可溶性蛋白为抗原,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颚口线虫特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 000和24 000抗原蛋白条带,用ELISA半定量检测抗颚口线虫IgG抗体.结果 Western印迹法检测8份颚口线虫患者血清,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24 000的条带,7份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21 000的条带;30份疑似患者血清共有
目的 探索多指标联合对前列腺癌初次穿刺活检阳性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首次进行前列腺穿刺术的患者345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前列腺初次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别纳入阳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