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工业发达地区昆山现有的两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雷同严重、不能满足四大支柱产业人才需求、前瞻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学校优势打造特色专业、针对地区支柱产业特点设置专业、适度超前设置新专业、加强实训设施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等是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工业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6-0007-04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影响学校招生、学生就业、学校能否较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一些学者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模式及合理性进行了研究,黄秀霞等把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模式分为根据学校办学条件设置专业等六种,并提出要根据社会需求与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专业设置。[1]姚红提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地方特色原则、相对稳定原则和校企合作原则。[2]不可否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李永生认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缺乏整体规划、不考虑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设置雷同现象严重等问题。[3]邓光等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专业规模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为专业设置较为集中且重复率较高,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一定差距。[4]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拟以昆山地区为案例地,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现有的两所高职院校实地调查,从工业发达地区用工需求出发,深入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为把专业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品牌、特色专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为有效了解昆山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笔者收集了昆山地区现有的两所高职院校即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职一中)和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职二中)2005年至2009年(五年制高职一到五年级在校学生)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等资料。两校高职招生专业合计11个,目前在校高职学生总数3955人(见表1)。分析方法主要采用EXCEL与SPSS for Windows 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高职院校之间高职专业设置雷同性比较
  由表1可知,职二中专业设置数量比职一中多7个,两所学校专业设置雷同严重。职一中、职二中都开设应用电子、机电一体化、商务日语、计算机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除了2005年职一中应用电子专业招生数比职二中少、2007年和2008年职一中商务日语专业停招以外,职一中这4个专业每年的招生数均远高于职二中的招生数。说明专业设置过于狭窄,招生人数集中现象突出。社会对高职人才类型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多种多样,而实际情况是专业设置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专业设置差异正在淡化,这必然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失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高职专业设置与地区支柱产业之间吻合度比较
  昆山地区2005年至2009年各专业每年合计招生分别为596人、661人、875人、907人、896人,呈明显逐年递增趋势。专业设置数量也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2009年的11个(见表1)。这说明高职人才培养规模与昆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加是相符的。11个高职专业2005年至2009年累计招生总数为3935人。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累计招生925人,约占招生总数的23.39%;应用电子专业累计招生数为736人,约占招生总数的18.61%;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累计招生数为732人,约占招生总数的18.51%。这3个专业的招生数约占招生总数的60.51%,如表2所示。说明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3个专业已经成为昆山地区高职院校的重点骨干专业,基本符合昆山已基本形成的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高档民生用品四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和精密机械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5]但还不能全面满足精细化工、高档民生用品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高职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之间前瞻性比较
  进一步对表2中2005年至2009年昆山地区高职各专业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11个高职专业累计招生数为统计指标,采用欧氏距离的平方值进行度量,聚类方法采用标准化的组间平均联结法。SPSS聚类分析树状图将实际距离按比例调整到0-25的范围内,采用逐级连线的方式将性质相近的个案和新类归在一起,直至并为一类。
  本样本收集到的11个数据,有效性达到100%,没有个案缺失。因此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有效。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11个专业分成4类,各专业的分类情况如表3所示。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昆山高职院校开设专业集中在机电电子、财务会计、商务管理和机械工程这四大类上。这与昆山地区已基本形成的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高档民生用品四大支柱产业不太一致,而且昆山地区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传感器、模具、生物医药、软件等产业项目[6],一些新兴产业如服务外包、光电、生物医药等新的人才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学校没有开设相关的新专业。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雷同现象严重,学校之间未能错位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较高的集中度和重复率产生的最突出问题是造成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供大于求,就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进而会影响和制约专业建设的规模、特色和发展空间。[7]同时,学校主要专业雷同必然会导致学校之间在吸引生源、师资配备、争取政府支持等方面竞争激烈,学校之间难能错位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幸福教育是促进个体幸福心理主观—客观维度、快乐—意义维度、享受—发展维度、个人—社会维度之间统一与和谐发展的教育。幸福教育应在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以及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知觉到什么是幸福;帮助学生发掘生活意义,领悟什么是幸福;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不断实现与超越自我;教育学生在实现个体幸福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幸福。  关键词:幸福教育;原则;路径  中
将传感器作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如同人身上的神经感官一般,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中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数据,以达到科学调控系统的目的。文章首先是对检测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
摘要:刘国钧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有黄炎培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更是他职工教育实践中的真知酌见。刘国钧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下职业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刘国钧;职业教育思想;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55-03  一、刘国钧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刘国钧起重要影响作用的人物是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
s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很大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应用,由此带来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的提升,汽车使用性能愈加完善。但
针对自卸车翻转机构断裂及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位置验证、受力分析等理论方法得出翻转机构力学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出方案的可行性,为自卸车在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