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精准扶贫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扶贫,先秦诸子就提出了各自政策主张,如孔子从社会均平角度提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主张“收孤寡、补贫穷”,墨子主张“使民之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老子》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都强调扶贫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当年白居易主政杭州时,曾主持疏通城区9口大水井,以及兴修农田水利等若干基础工程,就从登记造册的贫苦户中,优先招录7000名民夫,不仅政绩斐然,扶贫作用非常明显。比起1929年罗斯福总统为度过经济危机,加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搞以工代赈,还早了800年。
   读到此,有朋友可能疑惑,既然兴修水利是扶贫,那为何史书上多处记载挖河、修建工程的民夫造反的事呢?比如准备去修长城的陈胜、吴广,元末“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修长河民夫等,那是因为政府对待民夫过于苛刻,不发工钱甚至食不果腹等缘故,有时征发的民夫也不都是贫困户,和政府诚意为百姓分忧、足额发放工钱以赈灾扶贫是两码事。除了“以工代赈”外,政府还注重为贫困户置办恒产,毕竟“有恒产者才有恒心”,有恒产才能摆脱被剥削而长期贫困的命运。历史上每次农民起义,喊的口号大多是“均贫富、分田地”;改朝换代后的开国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重新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然后是轻徭薄赋,两者的目的,都是想让贫困百姓有恒产。比如汉代“限民田”,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等,都是让百姓能拥有恒产的有效举措。
   此外,还有王朝重视穷人的社会保障,防止百姓成为房奴或因病返贫。比如朱元璋大力推广他在上海地区为贫困户免费盖房的经验,修建专门为穷人免费治病的医疗机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政府对民间“先富带后富”以及“慈善家”等各类典型,有的皇帝极为重视,大力表彰奖励扶持,带动了全社会扶贫蔚然成风。比如,清末山东人武七,靠街头乞讨所得,用来兴办陶馆、临清等两所义塾。山东巡抚张曜得知武七乞讨兴学的义举后,赐名为“训”,并奏请朝廷赐武训“乐善好施”匾,光绪帝闻讯后非常高兴,甚至还赏武训穿黄马褂,在当时是非常高的奖赏,相当于现在全国模范。
   南宋时期江苏人刘宰,进士出身,官至江宁市长,因厌倦官场辞官下海,回家乡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粥局,以救济灾民。嘉熙三年(1239年),刘宰去世。在出殡时,当地百姓“罢市走送”,人群绵延数十里,“人人如哭其私亲”。朝廷为奖其善义,谥号“文清”。
   皇帝和政府的大力倡导,民间扶贫工作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留下了流芳千古的佳话。不仅武训这样的乞丐投身扶贫工作,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级官员个人也参与其中。比如范蠡,越王、齐王先后拜其为宰相,但他干了一段时间就辞职,下海经商,先后3次赚取千万财富,每次都是千金散尽为扶贫,是“富好行其德者”的典型,后世百姓称其为“文财神”。
   北宋宰相范仲淹,在家乡苏州郊外的吴、长两县购买土地近千亩,以地力所得救济当地的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这千亩田地因此被人们誉为“义田”。对于鳏寡孤独之人,范仲淹还会定期给予周济。范仲淹的家乡因而也被人们称作“义庄”。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购买一处住宅,一位风水先生连夸此地风水好,住在这里可以世世代代出高官显贵。范仲淹听后却说:“我家独享此处的富贵,不如让普天下的人都能来这里读书,这岂不是能出更多的贵人。”于是范仲淹毫不犹豫地将房地献出,奏请朝廷批准设立了苏州学文庙,以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范仲淹捐宅兴学的举动在当时影响极大,以至当地富户纷纷效仿。据说“吴学”日后的兴盛即得益于此,并有了“苏学天下第一”的说法。
   不仅官员以个人名义扶贫十分踊跃,而且各类文化名人也不甘落后,表现十分抢眼,涌现出一批“書法扶贫”“诗歌扶贫”。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就相当耀眼。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个贫穷的老婆婆在集上叫卖竹扇。那种竹扇很简陋,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卖不出去。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随后还给老婆婆。集上的人一看是王羲之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篮子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恰遇一个卖馓子的老妇人因为生意不好而发愁。苏轼同情老妇人,欣然挥笔为老妇人作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暖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把馓子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老妇人得到这四句诗,就把它贴到门上,这还真成了活广告,老妇人的馓子店马上顾客盈门,收入倍增。
   道光三年(1823年)状元林召棠,衣锦还乡广东吴川。他的发小开了个粥店,生意冷冷清清,陷入困境。林召棠专门带了礼物,前往看望,想帮助发小一把。正巧,发小的妻子请他给题个店名。林召堂灵机一动,提笔写下了“弓弓店”两个大字,落款写上“道光癸未钦赐状元及第林召棠题”。发小夫妇非常高兴,马上请人制成大匾,在店门上方悬挂起来。过往行人见是状元亲题,纷纷赶来观看欣赏。状元的书法水平没话说,但就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剩下两个弓字,岂不成了别字。一时间状元写错别字的消息迅速传开,人们成群结队地前来观看,品头论足。此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欣赏了字都顺便进店,买上一碗凉粥喝。发小的粥店一下子就火了。仅一个月下来就赚下了过去一年才赚到的钱。后来状元才告诉他们:“我那次题字,粥字中间的米字是故意漏掉的。而且正是因为没有米,你们店里的米才多起来了嘛。”林状元扶贫真是扶到了点子上,文化也是生产力啊!
其他文献
艾森豪威尔是美國第34任总统,他外表憨厚,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   有一次,艾森豪威尔参加一个聚会,会中有6位贵宾受邀演说,艾森豪威尔排在最后。当轮到他上台时,已近午夜,全场听众在前5人的疲劳轰炸下,都疲惫不堪,昏昏欲睡。   艾森豪威尔知趣地说:“演讲总有句号,就让我当那个句号吧!”顿时,场上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他只有一句话的演说赢得了满堂喝彩。
地瓜、黑窝头、煮白菜萝卜、地瓜汤……   2018年12月15日,许家印陪着96岁高龄的父亲许贤高回了一趟老家,在旧屋里和乡亲们吃了一顿饭,这是全部菜单。   这餐饭不仅显得“寒酸”,而且似乎不近人情,即便是贫困家庭,今天未必要靠黑窝头果腹。何况在常人看来,这是令人羡慕的衣锦还乡。   然而,这餐饭,对于许家印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不为衣锦还乡,而为忆苦思甜,它勾起的是一段40多年前的遥远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16日下午在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同当地红军后代、烈士家属代表交谈,勉励他们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红军后代黄德耀握住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讲起自家的革命家史。总书记称赞说:“你讲的课是有感染力、说服力的。”   64岁的黄德耀有一份珍藏了三代的传家宝——一只从外祖母晏春山血肉模糊的耳朵上取下的耳环。这是烈士晏春山跳崖牺牲后,除头发外的唯一遗物。   黄德耀出生在一个“满
01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同学林子十年前从一所排名国际前十的美国院校毕业,土木工程专业。回国后在广州一家知名外企上班。   有一次,公司急着要完成一项国外大型足球场馆的供风空调工程,不得不派上所有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地赶画图纸。   从来没有画过空调工程图纸的林子难免不适应,来自美国的老总就当着众人的面,鄙夷地指责林子:“Useless!”   林子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立即化作
宅在家的这小半年,你有没有为孩子的长高大计费尽心机?骨头汤、成长素、营养补充剂、拉伸运动……但凡听到可以蹿个儿的偏方,都会拿来给自家娃试一试。不过,这些所谓增高秘籍,对长高真的有帮助吗?今天,就来为大家扒一扒那些风靡一时的长高谣言,看看下面这些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坑”。      辟谣1:多喝骨头汤能长高   骨头确实含钙丰富,但和补钙关系不大。   首先,骨头中的钙人体难以吸收;其次,不管
最近流行一个词,“氛围美人”,用来形容一些五官不算惊人,却很美的女人,像舒淇、倪妮、韩国影后金敏喜。   那么汪曾祺,就是作家里的“氛围作家”。   初读汪曾祺,门槛很低。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最出名的一篇小说《受戒》,开头这一句就普普通通,平白语言。很多人评价汪曾祺“清新自然”,这听来是最便宜不过的文字品质,但清新自然到让人想一读再读的文章,也没有几篇。   有一个故事。上世纪
1911年,萧红在黑龙江呼兰县出生,但她的到来并没有受到欢迎,父亲和祖母对她都是无比的厌恶和排斥,动辄打骂,母亲觉得自己肚子不争气,也开始疏远她。  1919年,她的母亲因感染病故,同年,她有了继母,继母对萧红的态度好不到哪里去。1929年,一直爱着她的祖父也去世后,萧红觉得这个世上最后的依恋也没了,这一年,萧红18岁。  萧红的父亲将她许配给当地的汪恩甲,她以喝酒、抽烟等方式对抗,父女关系持续恶
茶是好东西,在人的一生中,它或许是可能陪伴到你最后的朋友。    一般而言,抽烟,是二三十岁的风头,架二郎腿,喷云吐雾,快活神仙;喝酒,是四五十岁的应酬,杯盏碰撞,酒浅情深,觥筹交错,你我不分;可到了六七十岁以后,医生会谆谆劝你戒烟,家人会苦苦求你禁酒,到了与烟告别,与酒分手之后,百无聊赖之际,口干舌燥之时,恐怕只有茶,陪你度过夕阳西下的余生。    我在剧团呆过,团里的那些老艺人,都是老北京
一场突如其来的“三文鱼危机”把中国食客颇为青睐的日本料理推上了风口浪尖。日料,还能吃吗?   2020年6月12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关部门抽检时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随即,全国多地商超中有关水产品纷纷下架封存。   13日,远在日本的日本料理学会·中国执行理事长刘昊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三文鱼的刺身或寿司,某种程度是日料餐厅的一种象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出具备实用价值的第一架飞机,从此空中成为人类探索和征服世界的另一个疆场。千百年来,对生长于陆地的我们来说,能够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享受翱翔于蓝天的快感始终是一件想想都觉得兴奋的事。及至今日,乘坐飞机早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不受约束的空中,飞机真的能随意飞行吗?   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飞机你或许买得起,但航线不一定能申请得下来。对于很多航空小白来说,这句话确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