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诊断与临床评估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uobo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tICM)是一种以心脏质量增加及舒张功能异常为特点的遗传疾病^[1]。它的显著特点早在200年前尸体解剖中就发现了,但是对于这一疾病的真正认识还是源于对它病理生理、心肌血流动力学及基因的分析^[2]。对于家族性HCM的认识使得基因诊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已发现,HCM20多种基因450多个突变位点,从而使HCM的基因检测可能成为临床诊断的基础^[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广西壮、汉族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地区975例脑梗死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按民族分为壮族组328例和汉族组647例,比较2组
目的建立喂养型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大鼠模型,观察糖脂平对喂养型IR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在180~200g的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