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
【机 构】
:
100037,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急重症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无论是否为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均可入选.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按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分成二组:高血压病史组和无高血压病史组.应用单变量Cox分析分别评价高血压病史、基线血压水平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16例房颤患者,全部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1.9±23.3)/(79.9±14.7)mm Hg(1 mm Hg=0.133 kPa);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1118例(55.5%),其中在高血压患者中,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比例高达91.1%.1年随访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共314例(15.6%),其中高血压病史组191例(17.1%),无高血压病史组123例(13.7%).对主要心血管事件作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基线收缩压水平(连续变量)是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R=1.269,95% CI:1.012~1.592,P=0.039;HR=1.005,95%CI:1.000 ~1.010,P=0.042),而基线舒张压水平(连续变量)无统计学意义(HR=0.998,95%CI:0.991 ~1.006,P=0.698).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校正其他因素后,高血压病史分组及基线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对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不具有独立预测价值.此外,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丙胺酰-谷氨酰胺(Ala-Gln)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循环(CPB)后血浆和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血浆D-乳酸及脂多糖(LPS)浓度的影响,探讨Ala-Gln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摘 要】在电梯使用中中经常发现在电梯运行时轿厢内有异常声响,针对导致该现象的一种主要原因-补偿链选用不当或长度不符合要求,进行分析,并对电梯补偿链的正确选用作了建议。 【关键词】电梯 补偿链 试验 异响 分析 修复 保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电梯已经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电梯质量及保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电梯的正常使用,对电梯的乘
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共同承办的"2007全国腰椎退行性疾患学术论坛"于2007年10月19-21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脊柱外科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学术论坛。
20世纪末Eugene Braunwald已预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房颤)将逐渐成为人类心血管疾病中的“二大流行病”,房颤患病率将明显增高。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的病死、病残后果,长期以来人们对房颤的治疗和研究从未懈怠,心律—心室率控制的对照研究,射频消融、器械治疗的进展,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问世,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的开发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尤以射频消融已是光
目的 检测高糖刺激下微小RNA(miRNA)在前列腺组织及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探讨高血糖对前列腺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血糖组(>300 mg/dl),应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两组间miRNA表达谱的差异,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验证;以qRT-PCR检测差异表达的miRNAs在高糖(50 mmol/L)培养的RWPE-1细胞中的表达;噻唑
目的 探讨纳米载体缓释的胎盘生长因子(PGF)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制备PGF纳米粒(PGF-PLGANPs),理化分析后行动物研究.40只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持续推进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产生了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的发展带来的严重资源危机。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全面实施智能配电的发展策略,以缓解我国现阶段用电紧张的局势。本篇文章对智能配电的概况做出了主要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能配电系统中几种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配电 技术 概况 应用 一、引言 智能电
对三峡水电站左岸厂房蜗壳在充水保温保压进行外包二期混凝土浇筑后,设计低水头运行的情况下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对蜗壳的钢板应力、钢筋应力、应变等监测资料在蜗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第1次完全缓解(CR1)后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微移植巩固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37例CR1老年(≥60岁)AML患者病例资料,比较分析地西他滨联合微移植(微移植组,19例)与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巩固治疗(化疗组,18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起病时的年龄、WBC水平、疾病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