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江苏医疗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医院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协同度进行评价,分析医疗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选取江苏省内的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协同效应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复合系统协同模型,并基于江苏省2014—2019年面板数据,对江苏省医疗系统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协同度介于0.0733~0.1169之间,总体呈轻微波动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各子系统有序度呈明显增长态势,但是各子系统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结论 利用医联体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保障患者首诊需求;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大力推进智慧医疗,促进就医过程一体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协同机制.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严峻的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对收集的北京市某新冠肺炎疫情定点医院和非定点医院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医院应急资源管理存在漏洞,提示我国医院应急资源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建立在理论和模型层面的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应急资源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现状,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医院应急资源决策配置的相关理论和模型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支持.
目的 了解我国日间手术开展的基本情况并思考其规范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方法 对2019年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收集的日间手术相关指标数据依照服务能力、质量与安全、效率和效益3大维度对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三级医疗机构是日间手术开展的主力军,其三、四级日间手术占比高于二级医疗机构;但在所统计的主要质量与安全指标中,二、三级医疗机构各有千秋;二、三级医疗机构日间手术诊断常见病种相似且同一病种的次均费用差异不明显.结论 日间手术的规范化发展关键是明确1个定义、建立2套体系,即在明晰、统一的日
采用文献复习和实证研究经验的方法对《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涉及的医疗质量概念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的医疗质量的定义存在重大缺失,没有涉及医疗服务的结果,特别是患者安全.医疗质量的定义应与国际相关权威机构保持一致,应高度重视医疗服务的结果,特别是患者安全.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慢性病患者就医延迟问题.方法 2021年2月,采用网络调查,以321名慢性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慢病患者中,37.1%出现就医延迟.就医延迟最多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23.5%);就医延迟影响的首位原因是患者出现“医院恐慌”现象,害怕院内交叉感染而不敢去医院(54.6%);未及时就医带来的首位影响的是康复变慢(43.7%).结论 就医延迟发生的主要社会人口学特征是年龄和自评健康状况,患者就医延迟的心理行为特征是风险感知和过度防护,新冠肺炎疫情下,
分析了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绩效管理和社会责任等不同价值取向的区别及矛盾冲突,认为社会责任不是对公益性和绩效管理的扬弃,而是兼容并蓄.根据大型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环境的变化,认为大型公立医院与县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区别,应选择社会责任价值取向,并基于社会责任理论提出大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内涵、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评价机制,实现大型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