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农民工劳模

来源 :中国城乡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ao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27日上午,农民工栗献增胸带大红花,身披红彩带,雄赳赳气昂昂走进“天津礼堂”大会堂,他是参加天津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动模范(集体)大会的。这以后的连续数天,中铁十八局集团上下就反复传诵着这一样一条爆炸性新闻:农民工栗献增当上天津市劳动模范了……
  我们带着“农民工也能当市劳模?”的疑惑,采访了该集团工会:原来,栗献增虽然只是六公司项目部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但是他肯吃苦,爱钻研,而且业绩突出。更重要的是,该集团工会管理上出新招,将农民工纳入整个工会管理体系,不管是正式职工还是临时工、农民工一律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以身份论贵贱,而以业绩论英雄,只要干的好,农民工一样可以评先进,这不仅给农民工吃了一颗定心丸,更极大地激发了集团公司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难道仅仅就只有这些?带着好奇心,我们走近了这位农民工、市劳模——
  栗献增是河北张家口人,1995年到中铁十八局集团六公司(原土木公司)“打工”,这之前他是当地建筑企业的“打工”专家,什么活都干过,后来年纪大了,一些单位嫌弃他了,可是十八局集团却向他敞开了大门。他非常珍惜十八局集团给他的“二次春天”,尽管他在十八局集团公司的这十几年中,一直没有正式的人事工作关系,但是他却始终以一名正式职工“主人翁”的姿态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难题,他常常白天在工地奔忙,晚上又挑灯夜战,仔细查阅资料、研究图纸和施工方案,每天休息时间不过五、六个小时。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测量工、瓦工、钢筋工、模板工干到工程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总监,他在中铁十八局集团12年的打工生涯中,先后参与了在宣化钢铁厂厂房、天津气象局预警中心大楼、天津华林住宅小区、天津阳光100住宅小区、北京通典铭居房建项目、北京西豪逸景住宅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他干一项工程,留下一座丰碑,他参与的工程先后荣获市优、部优10余项。由于他经常能给项目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他被多个项目部破格聘为技术负责人。
  北京通典铭居房建项目是中铁十八局集团首个资本经营的BOT项目,质量、进度等各个环节丝毫不能差。通典铭居最高有28层,为了把握好施工质量,在没有施工电梯的情况下,担任技术负责人之一的他不顾已是六十多高龄,他每天都至少要上下八趟,一次在通典铭居工地时,由于工作劳累,生病发了高烧,可刚一打完点滴就拔掉针管跑到了工程现场。身边的职工说:老栗,好好休息,我们会把活干好的!可栗献增说:不在现场我心里不踏实,一点点高烧不要紧的。后来该工程全面创优,而且投资分红净收益达1000多万,六公司效益信誉双丰收,开庆工会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老栗功不可没!可栗献增只是憨厚一笑:这是大家的功劳……
  2006年8月,正是北京西濠逸景项目部工地施工“百日大战”时期,可是担任质量总监发栗献增却因病要入院开刀,手中的一大摊工作谁来接?这对栗献增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一再坚持“百日大战”结束后再做手术,六公司领导坚决不同意,硬是把他“绑架”进医院,可是老栗还没住二十天的院,一动完手术就偷偷从医院跑回了工地……
  栗献增尽管学历不高,可是思想境界高,一般的“师傅”教徒弟总是“教一手留一手”,可是老栗总是毫不保留的为年轻技术人员传授自己的经验,从而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自1995年以来,栗献增可谓是“桃李满天下”,由他亲自带的技术人员三十多人,他们基本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毕业的大学生,到现在,这些人都走上了公司项目经理、总工、技术负责人的岗位。他不仅是工作中的“大师傅”,还是生活的“知心叔”,每当分到项目部的一些新学员开始对工作灰心失望,或者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主动帮助他们,并且给新学员讲述集团公司辉煌的局史,以增强其企业自豪感,新学员思想疙瘩解除了,和栗献增也成了忘年交。2006年六公司团委在全公司开展了导师带徒活动,在年终考评时,栗献增和他带的徒弟分别获得优秀导师和优秀徒弟的奖励,大家称赞栗献增“传帮带”教的好,可是栗献增却谦虚地说:是他们脑袋瓜子灵活……
  栗献增告诉笔者:“农民工有力量。当然咱们农民工得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尽管栗献增是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但是他却给十八局集团留下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在座椅舒适性评价中,皮电反射(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以及瞳孔直径等数据是否与用户主观舒适性存在显著关联关系。
目的以椅凳为例,从模件化的角度来探讨明式椅凳类家具的生成方法及椅凳类家具的模件化特征。作为我国古代家具的典型代表,明式家具历经数百年不衰。它有着丰富的内涵,蕴含了
目的以揭阳青狮为研究对象,对其造型和结构进行梳理,探索揭阳青狮面具所具有的程式特点、内在结构、审美表达与演变形式,实现对青狮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方法根据揭阳青狮面具
该文研究河北秦皇岛柳江古植物群 ,共发现植物化石 4 4属 86种 ,主要属种有蕨类、石松、苏铁、银杏、科达等植物 ,华夏植物群特征明显 ,纵向分布可划分为 6个植物组合。其中有少量安加拉植物群混生分子 ,该古植物化石遗迹是宝贵的资源 ,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同时是科普教育、旅游开发的良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