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化瘀通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复制组16只.模型复制组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UC大鼠模型.
【机 构】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昌凌路88号,300380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化瘀通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复制组16只.模型复制组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0只大鼠随机分为化瘀通阳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化瘀通阳组予浓度为0.54 g/ml化瘀通阳方2 ml保留灌肠,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肠,连续10天.干预结束后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并采集大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宏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结构紊乱,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化瘀通阳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恢复正常,可见个别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增生活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升高、属水平和种水平普雷沃氏菌属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阳组大鼠结肠TDI评分降低、属水平普雷沃氏菌属及种水平鼠乳杆菌增加、苯丙氨酸降解减少、赖氨酸生物合成增加(P<0.05或P<0.01).Lefse分析模型组差异菌为梭菌属、Turicibacter、Faecalibaculum,化瘀通阳组差异菌群主要为乳杆菌属和Akkermansia. 结论 化瘀通阳方可以促进UC大鼠肠黏膜愈合,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乳杆菌属和Akkermansia的富集有关.
其他文献
中医学中与天地阴阳相关的“升降”理论有多种逻辑相斥的含义.在象思维的视野下,依据历法、易学、中医经典等文献,追溯天地升降与阴阳升降理论背后的多种自然原象,由此辨析两
问诊是医生通过与患者相处,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获得病情,了解疾病的现状,从而为辨病与辨证提供诊断依据的手段之一,可衡量医生诊疗水平.问诊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的前
辨证论治疗效评价问题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通过分析,认为辨证论治的疗效反映了医者驾驭干预措施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而辨证论治具有从个人经验到新干预生成的不同阶段.据此本质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失败患者循环肿瘤DNA (ctDNA)状态、突变基因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收集83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失败患者外周血10 ml,利用定制的覆盖41
人自幼年到成年由“脾常不足”发展到“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生理状态,是一个自组织的生理过程.脾藏象是一个无中心的(“气血生化”和“免疫监察”自发的相互作用运转)、多中心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汤治疗寒冷型荨麻疹风寒束表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寒冷型荨麻疹风寒束表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桂枝汤治疗,每日1剂
小麦印度腥黑粉菌Tilletia indica Mitra是小麦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原物,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由于其冬孢子形态特征和近似种非常相似,故仅依靠冬孢子形态特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间医药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标准化工作亦提出了新的需求.系统梳理民间医药标准化工作,发现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总体现状相比,民间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晚,
目的 探索末次月经和排卵时间所在月相与女性早期流产发生率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就诊并成功妊娠的不孕症患者.按妊娠患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