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侵犯周围结构与肿瘤分期关系的MRI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MRI探讨鼻咽癌侵犯周围结构的规律及其与肿瘤T分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初诊患者,根据2008年鼻咽癌T分期,观察鼻咽癌向周围结构侵犯的MRI表现和规律.对鼻咽癌周围不同方向结构的侵犯率均采用Z检验分析.结果 鼻咽癌对周围结构的侵犯:咽颅底筋膜1299例(82.58%)、咽旁间隙1090例(69.29%)、鼻腔304例(19.33%)、口咽49例(3.12%)、颈动脉间隙514例(32.68%)、翼内肌661例(42.02%)、翼外肌210例(13.35%)、颅底骨质943例(59.95%)、颅神经630例(40.05%)、鼻窦242例(15.38%).T分期分布:T1期为242例(15.38%),T2期为288例(18.31%),T3期为410例(26.06%),T4期为633例(40.24%).鼻腔受累的病例中90.46%(275/304)合并T3以上的结构受累;口咽受累均伴有T3以上结构受累;翼内肌受累的病例中69.14%(457/661)伴有T4结构侵犯;鼻窦受累的病例中92.15%(223/242)伴有T4结构侵犯.鼻咽癌侵犯周围结构的模式为向侧方(1299例)多于向上(943例)侵犯(Z=14.025,P<0.01);向侧方侵犯多于向下(49例)(Z=45.032,P<0.01);向上侵犯多于向下(Z=34.301,P<0.01);向前侵犯(304例)多于向下(Z=14.404,P<0.01).结论 鼻咽癌侵犯周围结构的模式为向侧方侵犯多于向上;向侧方侵犯多于向下;向上侵犯多于向下;向前侵犯多于向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10岁,2009年4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大腿疼痛,能忍受,无放射痛.1个月后出现双侧髋部疼痛,活动未受限,无红肿、破溃,在当地医院检查,左大腿X线平片未见异常,1个半月后出现双膝疼痛,疼痛剧烈而不能忍受,不能弯腰活动.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沉正常.曾在外院行腰椎MR检查,发现L1椎体异常信号,诊断为淋巴瘤,并接受多次放疗,剂量不详,病情无缓解.遂到解放军第三○七医院就诊。
期刊
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中夹带少量鲜血40余年,近2个月加重,于2010年1月14日收入院.出血量为100~200 ml/次.体检:脾大.直肠指诊:肛门未及肿物,退出指套有染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骨穿结果:血细胞三系减少,提示混合性贫血。
期刊
目的 分析长骨骨干骨肉瘤X线、CT和MRI表现,探讨有关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28例长骨骨干骨肉瘤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病变位于股骨干18例、腓骨干4例、肱骨干4例、胫骨干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CT和MR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由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 28例中,X线和CT显示广泛骨质破坏16例,骨膜反应22例.X线显示软组织肿块18例,肿瘤骨和瘤样钙化12例.
一、乳腺癌流行病学  1.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数据[1]: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病死率还都不算高.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最近的估计,每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12.6万,标化发病率为18.7/10万,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3.7万,标化病死率为5.5/10万,也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预计未来10年无论发病率还是病死率都将呈上升趋势.根据第3次全国死亡流行病学调查
期刊
目的 回顾性分析眼肌麻痹患者的CT和MRI资料,探讨引起眼肌麻痹的病变发生特点及最佳扫描方案.方法 搜集1376例因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行CT和(或)MRI患者的资料,计算总阳性率及各病变的构成比,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及序列显示海绵窦炎症等病变的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多配对样本的Friedman检验,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影像检查的总阳性率为91.9%(1264/1376),同时行C
患者男,46岁,右手乏力1年并双下肢步态不稳2个月余,于2010年3月29 日来我院就诊.体检:步态不稳,四肢无肌萎缩,右上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右手对指试验、Hoffmann征(+);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膝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期刊
自1988年Rossle等首次将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引入临床治疗以来,TIPS作为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及其他并发症的重要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确切[1-2].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解剖变异、中心静脉或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等,常规TIPS难以甚至无法完成,对此类患者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需要对常规TIPS术式进行改良.笔者经皮经肝途径成功完成2例特殊患者的改良式肝内门体分流
期刊
目的 探讨DR胸部摄影的适宜检查参数.方法 选择73、90、125 kV分别代表低、亚高、高kV,分别选择感度200、400、800以及各级感度±4微调,使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对内嵌有CDRAD 2.0的胸部体模曝光,记录每次曝光的剂量面积值(DAP).应用CDRAD 2.0配套分析软件Artinis CDRAD Analyzer 1.1自动分析每次曝光的图像质量(IQFinv)值.选择1
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办的第五届放射青年医师论坛将于2011年6月17至2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现已成功举办了4届,受到了放射界同仁特别是放射青年医师的普遍欢迎。本次论坛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
临床上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部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儿科的患者无法采用常规摄影方式摄影或常规的摄影方式无法达到临床诊断的需求.因此,就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摄影方式.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对160例采取DR非常规摄影(non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NCR)方式进行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摄影方式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DR NCR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