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相融性探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语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系统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成为今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如不注重其合理应用,必将导致喧宾夺主、过犹不及的后果。本文探讨了如何合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将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真正相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英语课堂;辅助教学;相融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为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教学氛围的创设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得以主动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然而,如果过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致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这些与教师操作多媒体的技术有关,也与教学思想上存在的误区有关。要真正使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相融,还需要教师作出许多辛苦的探究。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呢?笔者就此谈几点实践中的感悟。
  一、多媒体技术要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相融
  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极富表现力。多媒体技术还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把板书、各种图表、动画等编制在一个软件里保存和使用。在完成相同内容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指导学生巩固训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加速课堂教学和训练的节奏,提高课时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容量。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使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就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
  1.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量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但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多媒体,但不可以没有教师。多媒体总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而不能反客为主。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主导下与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效度,教学媒体应看需使用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使用得越多,学生的参与率就会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效率就越高。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
  我们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有意后注意。教学媒体的使用,不应是看这个媒体的高级程度,而应是看这个媒体在教学中的适合程度。对教学有效的就用,对教学无效的或者效果显现较小的就可以不用。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而不是为了图新鲜,图热闹。
  3.凸现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设置悬念探奇寻胜
  “悬念”就是悬而未解的问题。在课题引入时提出一个学生凭现有知识无法回答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多媒体可创设出图文并茂、声像齐全、生动易懂、新颖多样、情节动人、幽默搞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above,below,beside,across,from等这几个单词时,可充分运用课件,将梳妆台、电视、图画、鞋这些实物以卡通形式出现,像动物一样蹦来蹦去,让学生边看边仔细听。The picture is above the bed.(一图片跳着出现在床上面,并且不时闪动。)The slippers are below the bed.(鞋蹦到床底下,此时图片停止闪动。)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
  这种富有启发性的悬念设计,靠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展现优势,使学生在悬念未解时产生探奇取胜的求知欲望,主动展开思维,调动知识储备,为获取新的知识而创造性地听讲、质疑和答问。
  二、多媒体技术要与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相融
  语言是一种说的艺术。语言的优美,声调的活泼,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播放一些原版的英文歌曲。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唱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跟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单词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时,就可以把这些单词穿插到《生日快乐》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单词。。   三、多媒体技术要与其他教学媒体相融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教学媒体最大的教学效益。
  1.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
  一些教师在初尝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殊不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教师不应一味地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2.避免使用多媒体把预设“贯穿”到底而忘记“生成”
  有些英语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就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是为了生成服务的。尤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光是根据自己的预设而“点点”鼠标,那么“生成”从何而来?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例如板书,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的课堂笔记。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计算机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四、多媒体技术要与学生的学习主体相融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关注的教学要素。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使用,更应该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求相融。
  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是教师该教些什么,而应是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教师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为我们创造这些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英语学科很多用Authorware或Flash制作的课件,往往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它们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学生的视听效果得到了强化,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学生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的理解。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用多媒体展示这些语篇或对话材料,只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实际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而不加选择地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课件的制作上,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换位思考”。其一,把教师置于学生的感知角度,体会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感知教材和语言训练,以此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其二,把学生置于课件主人地位,使学生在不断的语言训练中理解并掌握教材,进而熟练运用,达到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境界。
  例如,在教授Traffic Accident(JEFC Book II)一课时,我们就完全可以避开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事故,然后跳出问题:假设你在场,你将如何处理此事?学生分小组讨论,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处理方式后,再与教材中的处理方法作比较。这样一来,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多媒体取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地、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英语学习的优良情境,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问题,就能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的真正目的,使多媒体真正辅助英语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03).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学——45分钟优化设计[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缺乏活力。在教学中表现出的是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效果不佳的状况,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感教学的缺失。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整合教材  思想政治课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利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与提
摘 要:随着我国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体系在结构、内容和功能上,都较之以往的课程有所变化,这给每一位中学教师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对于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改革问题,笔者经过细致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一些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学好化学知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初中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静观一些课堂实况时,却仍会发现一些教师往往拘泥于预设的教案,无视于生成性资源,任凭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任凭一个个教育契机从身边溜走。面对生成,很多老师是想说爱它不容易。  其实,虽然生成是无法预约的,但在生成面前教师并不是无能为力,正如任勇先生所说的“生成只青睐于有准备的课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课堂上机智地把握好生成资源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