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f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虽然新的治疗方法如经皮血管介入成形术及使用罂粟碱应用较普遍,但临床治疗仍局限于三高治疗及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本文将就目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加以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and its pathogenesis is not yet clear. Although new therapies such as percutaneous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angioplasty and the use of papaverine are more common, clinical treatment is still confined to the three high treatment and the use of calcium antagonists.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current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put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甲醛、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AECTS)对Hg2+的吸附行为和吸附Hg2+对树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FT-IR、XRD、TG、DSC和SEM对吸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深入分析了AECT
吉非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大多数患者最终因继发耐药出现病情进展.在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及血管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35例因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行血管重建治疗经过.采
如同神经外科其他领域一样,癫痫外科也获益神经外科导航技术的发展。导航技术在癫痫外科典型应用包括进行微侵袭诊断与病灶切除手术、定到达脑深部结构的最佳路径、指导切除
随着基金的热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塔城居民迅速地加入到了"基民"的队伍,但火爆基金背后的资金风险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的 探讨女性隐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分期、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方法 对46例女性隐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以腋窝肿块为
目的 探讨突发大型灾害事件中对伤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管理.方法 总结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应对5.12地震灾害对伤员注射TAT的实践.结果 427例伤员注射TAT,89例注射
Objective: To deeply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CLR in the course of MCLR promoting liver tumor. Methods: We applied the two -stage- medium-term theory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扩大额颞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均采取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分次切开硬脑膜.对28
目的 探讨抑肽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复合血液回收综合血液保护措施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脊柱减压椎体融合内固定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15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