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美术特色高中校本课程开发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美术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参入到“文化传承和交流中”,要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随着我国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课程资源对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增强。美术特色高中应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校本课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美术功底和美学素养,值得美术特色高中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美术特色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7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校本课程的开发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特色高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值得我们关注。
  一、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1、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信息技术时代的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开发主体多元化、课程资源多样化和课程环境开放化等特点。开发主体从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扩展到了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各界人士都有机会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课程习题应当及时调整适应社会的需要,显然传统的文本形态的课程开发和信息资料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计算机的运用使得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共享更为方便、快捷。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运用,囊括了文本、图象、音频、动漫、PPT课件等诸多形式,使得上课内容生动、形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丰富的资源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比如“多媒体网络教室”这一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校园网络的教学能有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随着网上平台的建立好完善,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校生之间的互动也越加频繁,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拓展了教育环境的内容,课程环境呈现了动态系统性、多元性等特征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让学生有必要拥有更强的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深入进行,进而营造更加和谐、繁荣的教育环境。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导入一些网络软件或是建造虚拟的网络学习社区,如论坛、腾讯QQ等,在这些虚拟社区里教师能以朋友的身份,积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美术特色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1、以课程为基础的教育活动
  美术特色高中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以课程为基础的教育活动;以某种智能为发展基础的教育学习活动;以设计、展览等为载体的教育学习活动。以课程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技能的掌握。比如,本校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就常采用这种模式。学生阅读了一部小说之后,教师会设计一些与该小说和所学技能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完成,借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小说的内容,比如用一系列图画来展示小说主要情节等,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口头陈述来提升自己的表述和概况能力。
  2、以某种智能的开发为基础的教育学习活动
  此外,本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还会开展一些围绕学科智能本位学习和以设计、表演等为载体的多元智能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在上《荷塘月色》之后,让学生用一幅画或海报来描绘作者在写作之时的感受与心情。此外,在以音乐感知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背景音乐来搭配所朗读的文学作品。这类的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专注某项智能的机会。
  3、以设计、表演等为载体的教育活动
  此外,以设计、表演等也是表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学生通过创造或演绎自己的作品来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知识。比如,学生在上美术课时可以运用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技能等设计某物品的外包装,而在学校的某些节日庆祝时,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表演,如唱歌、话剧表演等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节目。以学生的设计、表演等为载体的学习活动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学生自己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三、美术特色高中校本课程的设计
  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出了诸多教育观念的转变,比如教师观、教研观、学生观的转变等。教师由传统的权威说教转变为了循循善诱的朋友,教师的能力不仅体现在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还体现在教师对美的鉴赏与把握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积极参与课题活动,进行自身的创造。我校根据各学科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多元化智能教育与学科的课程相融合,设计了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1、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智能化发展
  语数外等其他课程的教学设计也综合考虑到了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发展。比如说,语文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口述或书写对所读文学作品的感受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通过找出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关键要素画出图形来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在数学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口头描述对公式的理解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画流程图来提升学生对空间的理解。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如小说总结、公式描述、话剧扮演等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美术课程的设计与智能提升
  美术特色高中的教学中,美术无疑是重中之重。本校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记录每次创作的心情,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智能;学生通过创造多样的漫画、水彩画和素描等来开发自己的空间智能。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创作宣传海报和黑板报等来提升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的全面性。这些校本课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各项智能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教学,也是一种美的教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美术特色高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校本课程是势在必行的。信息技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和开放性思维,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信息化平台。因此,各地的美术特色高中在选择校本课程的模式时,应当结合本地区、本校和学生的特征,恰当选择以课程基础教育为主的教育活动、以某种智能发展为基础的教育活动或是以表演、设计等为载体的多元化智能教育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美术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殷利.信息技术条件下校本课程的开发[J],软件导刊,2007(10)
  [2]刘晓山.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Z2)
  [3]车树国.网络课程校本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04)
  [4]张廷凯.课程资源:观念重建与校本开发[J],教育科学研究,2003(05)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生活的日渐丰富,原本作为王羲之书法评语的“顿还旧观”一词,近来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一些展览、文章的标题中,常能看见它的身影。当代人多将“顿还旧观”的“观”字念成平声(guān),理解为一种景观、景象,若仅在普通话范围之内,这样使用自然也说得通。但如果考镜源流,追溯与辨析词语的古代使用情况,注重古今汉语的承踪继轨,那么这个词的读音还是有待商榷的。  笔者对“顿还旧观”的“观”字产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2003年10月11日上午,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年赛获奖作品展在顺义区档案馆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席沈澈、顺义区政协副主席李宝祥参
寄稿乐事rn我初习写作投稿,多亏了不用邮票.要是花钱,又没发表,得不到稿费,干往里搭,搭一回两回还行,总搭,家人肯定要学相声《钓鱼》里的词:“这鱼,你是一条没钓着,饭量可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rn检察官刚鹏在还差一天40岁时,因身体原因告别公职.不知不觉7个年头过去了,他成了一家干洗店的小老板.平时老婆上班,他开店,言语不多,为人低调,不抽烟,不沾酒.没事的时候,
在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转折时期,特殊的环境促生了美国纽约画派,其独特的艺术主张与意识倾向使其在美术史中留下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对当代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本文
{中图分类号}G632  1中学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较为稳定的典型、简约的教学结构和程序。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于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其实质和特征都基本相同,只是在形式上有小的差异。在中学化学的探究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因素的不同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