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汉语拼音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刚入学的小朋友,面对的语文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汉语拼音。识记一个个抽象单调的拼音字母,拼读一串串混淆不清的音节……都给这个阶段的孩子带来了困难。光靠死记硬背、机械式的拼读,很难在汉语拼音的学习上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抓住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师轻轻松松教拼音、学生有滋有味学拼音,就成了教师所要面对的一门新的课题。
  一、 趣味儿歌,声声入“耳”
  儿歌,工整压韵,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一年级学生对于这种形式,尤为喜欢。因此,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可引入一首首儿歌,让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边识记,学起来更容易、更生动活泼。如:
  娃娃念书ɑɑɑ,嘴巴虽小声音大,爸爸妈妈认真听,拍手笑着把他夸。
  公鸡一叫ooo,太阳爬上小山坡。我学公鸡早早起,锻炼身体报祖国。
  一只白鹅eee,慢慢悠悠下了河,伸长脖子大声叫,水中玩耍多快乐!
  一支铅笔iii,头顶一块小橡皮,行行汉字写整齐,妈妈看了笑眯眯。
  一间小屋uuu,墙上种了爬山虎,藤儿爬呀向高处,叶子挡住小窗户。
  小鱼小鱼üüü,长着两只黑眼珠,小朋友们仔细看,不要把ü当成u。
  ……
  这些节奏简单、易读易记的儿歌,可以是教师编写,也可以师生一起根据字母的发音、教材插图和字母的书写等来共同完成,共同体验“学中唱、唱中学”的乐趣,在愉悦中学会汉语拼音。
  二、 动手操作,妙手生“花”
  刚进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好动、乐动是他们的天性。为此,教师可以在拼音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1. 动手做一做。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教具、学具应当由教师来制作,其实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学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每学完一课汉语拼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制作汉语拼音小卡片。这个动手作业,学生兴致极高,找纸板、量尺寸、裁剪、书写,在裁剪中记住字母的形,在书写中记住字母的音。课堂上,学生们得意地拼读自己动手制作的卡片,无不流露着成功、自豪的喜悦。
  2. 动手摆一摆。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制作的拼音卡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如:学习“b、p、m、f”一课声母后,让“b、p、m、f”与“ɑ” 相拼,同桌一人当老师,一人依次拼读,再互换。学生在摆玩中,既感新奇,又易记住。
  3. 动手画一画。在教学中还可以先出示所学的拼音,然后让学生为之配图。如学习“e”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e”,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字母,你们能为e配上一幅画吗?”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画一只花篮,有的画一只大白鹅,还有的画了一个弯着腰的老头、一卷大大卷、头盔……通过学生的描述,这个字母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
  4. 动手贴一贴。如学习an、en、in、un、ün一课后,在看图拼音节时,教师事先用电脑打出了天安门、白云、树林、语文课本这样四幅画和相应的拼音卡片。课上以前后桌四人为单位拼读、贴卡片。在拼贴过程中,不仅有个人的学习,还有小组同学的帮助,使每个学生个体充分得到了发展。
  三、 快乐游戏,乐中求“成”
  拼音游戏教学法,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游戏引进拼音教学课堂,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简单、易操作的拼音游戏。
  1. “点名字”。根据教师给每个字母编出的名字,如小撅辫(ɑ)、小拐棍儿(f)、小伞把儿(t)、小椅子(h)等,请一个学生到前面点名字,一个学生去分发卡片。这样,每点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个学生站到前面举起卡片说出这个字母的形体和读音。23个声母全部点完名后,请一个学生当队长,其他同学按照声母顺序排好队,大家一起唱字母歌。
  2. “找朋友”。教师手持字母卡片u、ü,问学生:“谁愿和我交朋友?”这时手持j、q、x、l、n字母卡片的学生走到前面,站成两队。教师再问学生:“你们说,我手中的u和ü,跟哪一队相拼呢?”学生站起来说:“ü和两队都能相拼。”“ü和j、q、x一队相拼,要去掉上面两点儿。”“u只能和n、l一队相拼。”然后全班同学读ju、qu、xu、nü、lü、nu、lu。这种练习是有意识地帮助同学掌握拼音规则。
  其实,像这样类似的拼音游戏,数不胜数。“火车过山洞”“当当小医生”“欢乐对对碰”……只要教者有心,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拼音游戏,把游戏和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 童话故事,平生趣“味”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可以说故事能最大程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延长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故事在拼音教学中的作用。
  在声调教学中,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借助编说童话来学习四声,如:秋天到了,地里的萝卜成熟了,小兔帮妈妈一起收萝卜。小兔背了整整一大袋萝卜,心里可高兴了。小兔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一边高兴地哼着歌“āāā”,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这时,走到了一个斜坡,小兔有点累了,可想到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就使劲走上坡,嘴里“ááá”地喊着加油。没想到,刚过了第一个斜坡,又碰到了另一个陡坡,小兔为难了,“ǎǎǎ”直挠头。这时,熊伯伯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上坡,看见小兔背着大袋东西在发愁,就帮小兔推着口袋爬上陡坡。小兔高兴得直叫:“ààà,谢谢熊伯伯!再见,熊伯伯!”就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会四声的读法。
  在拼音教学上,笔者编了很多这样的故事,帮助学生识记。不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孩子学拼音,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充满欢乐和灵动。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小学城北校区 312300)
其他文献
原生态这个词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原生态冰箱,原生态蔬菜,原生态玩具,原生态唱法……现在体育教育也在呼唤原生态,尤其是现有状态下“缺物缺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更需要原生态教学。而现今的体育课面临着背离原生态教育的方向越走越远的局面。我们的体育教育的重心很大程度背离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把大部分学生的发展赌博性地压在了竞技体育的成绩上。现在的学校体育已经在“功利、雕琢、技术、时尚”等现代化词汇中迷失了自
《木笛》一课,是肖老师潜心“诗意语文”的又一经典。“诗意”语文的表现,来自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第一,来自文本的诗意;第二,来自教师的诗意;第三,来自学生的诗意;第四,来自教程的诗意。四个维度的协同与融合,方能将诗意语文推向一种理想的境地。《木笛》一课,是对“诗意”语文理想境地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有效建构。  一、文本诗意——集中而典型的开掘  《木笛》虽是一篇小说,但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话语表现,都充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明确了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要求,但由于“课标无细目”“教学无课本”“教材无序列”“评价无标准”等原因,作文教学效率仍然低下。  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把写作在第一学段中定性为“写话”,在第二、第三学段定为“习作”。二年级学生初学写话,许多教师目标不明,人为拔高,致使低年级写话出现了不少误区。2011版课标对第一学段写话目标的定位是这样的:“
摘 要: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切实提升青年教师教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015年,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在23所小学选拔出26名有理想、有追求,热爱教育事业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创建“奔跑青春”小学体育青年教师研训班,把区域教学研究与培养青年教师相结合,创新区域教研模式,提升青年教师教研能力。  关键词:创新;区域教研模式;青年教师;教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
近日拜读了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演员倪萍的新作《姥姥语录》。不仅感动于书中倪萍与姥姥五十年血浓于水的亲情,更佩服姥姥质朴而劲道的村言俚语,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倪萍的文字,翻开书就像听一个老朋友在给你拉家常,姥姥点点滴滴的话语慢慢展开,如袅袅茶香,沁人心脾;亦如一壶老酒,让人如痴如醉。  让我们来看看《姥姥语录》当中姥姥平实的话语吧。  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
关键词:条件作业;纸盒;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6-00-01  条件作业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以条件设置为导向或限制,引导学生按照条件指引的方向学习。有效的条件设置,能分解动作难度,提高动作体验的精准性,降低错误动作的发生率,而逐步提高的条件要求则为学习搭建了适宜的阶梯。此法是教法改革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
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很容易被误读成一种道德说教。  文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句,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中国当代的道德语境中,则往往被理解成助人为乐的最高境界。它的道德寓意在于,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他人,自己也必在他人心中。便有教师据此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更可怕的是,还有教师据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为了避免将此课上成道德课、说
摘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是一所至今已逾百年的农村学校,学校以篮球特色为突破口,努力建设篮球特色课程体系,喊出“让篮球快乐跳动,让校园充满活力,球品塑人品”的口号。为了做实、做强、做大学校篮球特色,学校从篮球校园文化打遣、指导团队建设、篮球校本教材编写及使用、篮球小型竞赛、运动训练等层面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让郑小的学生圆梦于此。  关键词:篮球特色;篮球文化;指导团队;篮球竞赛;运动训练  中
《白鹅》(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是中国现代文艺大师丰子恺的名作,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对本文的写作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上有这样一段解释: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 “敏捷地跑过来,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