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充满智慧的劳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们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需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一颗明敏的心、一颗期待的心,去捕捉每一个最佳的教育时机,循循善诱,耐心教诲,春雨润物般地去感化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 教育智慧 真诚 循循善诱 耐心教诲 赞扬 感化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古代有个公主,又哭又闹地非要皇上给她一串露珠做成的项链。皇上很为难,只好下令天下:“如果工匠们不能把露珠穿成项链,就把他们全部杀掉。”为了这件事,工匠们个个愁眉苦脸。有一天早晨,一位老人来到皇宫,说他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皇上立刻把公主叫来。老人对公主说:“尊贵的公主,你带我到御花园去,好好挑几颗漂亮的露珠,然后咱们穿成项链。”公主非常高兴,就与老人一起来到御花园,并指着一颗最大最漂亮的露珠说:“来!先要这颗!”老人说:“那好,请公主把它拿给我!”公主听了,立刻伸手去拿,可是无论她多么努力,也休想把圆滚滚的露珠拿起来。她吃惊了,而老人及时地对她说:“孩子,这回你明白了吧,露珠是拿不起来的!而且无论多么漂亮,太阳一晒,就会不知不觉悄悄地消失,就算工匠们能把它穿成项链,可太阳一出来,也只剩下一根穿珠子用的线绳了。”消息传开,皇帝大喜,对老人说:“你三言两语就把一个娇孩子说服了,你的智慧比露珠还晶莹!”并封他为智慧老人!
  “比露珠还晶莹”,这是对“智慧”生动形象的评价,我们不禁为老人的智慧叫好。在现实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长辈们宠爱有加,使他们身上充满了“娇”“骄”二气,并时时显现出任性、自私、无礼,甚至蛮横,这些在父母的眼里似乎算不了什么,但作为教师则不能任其发展,应该引导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智慧老人的做法给我们启示:有效的教育就像露珠那样晶莹可爱,蕴涵丰富智慧。
  在一次学生体检中发现,我们班大部分的学生视力明显下降,虽然平时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收效甚微,这曾使我陷入了沉思。在一次给孩子们体验一下盲人摸象的故事时,我的心头豁然一亮,如一缕阳光射进黑暗的空间:何不让孩子们体验一下盲人的感受,以此提高保护眼睛的自觉性呢?于是在下午的活动课上,我向全班提议:“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今天的游戏是‘我是一位盲人’。”在明确了游戏规则后,我用手帕把他们的眼睛蒙得严严实实。开始,孩子们还觉得挺好玩的,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后来慢慢地感觉到走路不知道方向,写作业不知道本子在哪里,和小朋友打招呼都没有目标……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当我让孩子们谈谈当盲人地感受时,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盲人的生活太艰难了,眼前是一片黑暗,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黑洞里,好孤独,好可怕呀!”“看不到美丽的世界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呀!”“那我们的眼睛——”我故意拖长了腔调,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定要好好保护!”是啊,孩子们在老师地引导下明白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这就是说,教师在平时要细心,要有一双能洞察每一位学生一切细微变化的慧眼。如对学生的心理、生理、情绪变化、生活习惯、特长、缺点、爱好等等都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还要千方百计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把他们的闪光点放大,发自内心地去赞扬他们,还适时辅以赞许的目光、欣喜的微笑、爱意的抚摸,使他们获得愉快的体验,使他们信心倍增,并获得成功。作为教师,不要老是揭学生的短处,翻“旧账”,学生整天处于批评状态中,定会很压抑,还会跟老师“顶牛”,甚至以“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跟老师抵抗。这正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当教师发现学生犯错的时候,不妨学一学陶行知先生赏识“三颗糖”的教育艺术,“与其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让学生在赏识中觉醒,让他们树立信心,那么这样的学生就不再是朽木了,就可以精雕细刻了。
  常言道:“月还有阴晴圆缺”,更何况是人呢,特别又是小孩子,犯错误是常有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引导,也就是教师要给犯错误的同学留下充分解决问题、反省的时间和空间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甚至还会有悲剧的发生。而教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讲道理,耐心教育,在耐心教育中等待,会盼来奇迹。而在耐心教育等待中不断播撒爱的阳光,让每一位孩子逐渐摆脱幼稚、告别无知、改变拙劣,我们等来的将会是最甜蜜的收获。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是啊,教育是一种藝术,更是一种智慧。教育充满着智慧,需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一颗明敏的心、一颗期待的心,去捕获每一个最佳的教育时机,循循善诱,耐心教诲,春雨润物般地感化每一位学生。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工作,教学过程是一种高智力的创造性活动,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应该是主体,教是为学而服务的,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有成效。  一、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而进行  教师首先要抓好两个教学环节:备课和讲课。我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努力做到备课的“四个有”:①备课要有针对性,即熟悉教材,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努力从学生客观实际出发,克服学
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比较法的分析与教学研究,发现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分析古今中外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从《基础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尝试》《合理联想适当拓展综合培养——立足教材创新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研究》《用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反思英语课堂教学》三篇不同时期的代
建立了挖掘臂单关节动力学模型及液压缸驱动力模型,将模型中的未知动力学参数及非线性摩擦力参数线性化表示。利用测量的系统压力及角度信息,分别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
以剪滞法为基础推导了棒状共晶团外加远场拉伸应力与共晶团界面极限剪应力、共晶团体积含量、共晶团长径比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得到含棒状共晶团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基
【摘要】“学无止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成为题海战术的渊源。新课改理念的创新赋予“学无止境”以新的内涵和积极意义,但难免会受落后思想与应试教育体制的冲击。义务教育的特殊性更要我们慎讲“学无止境”。  【关键词】应试教育 新课改理念 人文主义 义务教育  作为一名以学习为天职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学比少学好,少学比不学强。强调“学无止境”,就要他们勤于学习,深入钻研,不可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