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凤岐,教授、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事业及临床50多年,曾负责组织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为国家领导人进行医疗保健,本文选自作者的《健康长寿靠自己》一书,内容涵盖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生误区和现象。作者以多年的临床经验给时下一些养生保健热点问题赋予新的解读,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剖析了当下养生热潮下的值得人们反思和重视的一些健康问题。既有高屋建瓴的养生大道,也有具体病症的解说剖析和养生方法的指导。
相传在古代的一次聚会上,有人说:“梨虽然对牙齿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而枣虽然有健脾的作用,但是吃多了却会伤害牙齿。”另外一个人听了,便给出了一个“好”方法: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咽,自然也就不会伤脾了;而吃枣的时候一口吞下去,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这就是“囫囵吞枣”的典故。然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吃饭的时候用汤或者水泡着吃主食,也是一种“囫囵吞枣”。
为什么这么说呢?老百姓有句话叫“汤泡饭,嚼不烂”,说的是如果吃饭的时候渴了,想喝水,或者想用水泡着吃,食物很容易不好好嚼就咽进去了。
中医说,脾主运化,意思是脾将食物转化成营养,然后再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脏腑组织中。脾就像一个加工厂,把那些通过牙齿咀嚼好的半成品加工成成品。如果这个时候那些原材料中有残次品或者粗糙品,譬如说有些食物还没有嚼烂,那么在“再加工”的过程中,这些残次品造出来的成品自然也就不合格了。更有甚者,还会加重机器的损耗,这样脾胃就出毛病了。
再就是小孩子,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他,这样对脾胃也是一种伤害。就像四肢不用,就会慢慢变懒惰一样。吃泡的食物就更不好了。因为孩子的脾胃本身就比较弱,如果食物不怎么嚼就咽了进去,那么对于孩子的伤害就更大了。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了,用水泡饭跟喝粥不一样吗?难道喝粥也伤胃吗?其实汤泡饭和喝粥从本质上说是不一样的。粥,是把米中的营养融进了汤中,说白了那是粮食汁。但是泡饭却不一样,是水和饭,很难把饭中的营养充分溶解,不利于吸收。
从现代医学上说,吃饭的时候用水泡着吃,很容易让水冲淡胃酸,从而造成消化不良。研究发现,食物在口中咀嚼的时间越长,磨得越细,越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同时,某些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多环芳烃类等致癌物,也会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而泡着吃则没有这么好的作用。
所以,在这里奉劝那些习惯汤泡饭或者边吃饭边喝水的朋友,为了健康,最好还是改改习惯吧!当然,对于已经养成这种习惯的朋友来说,在平时不妨吃点健脾的食物。像现在大家都知道的薏米红豆粥就是个健脾的方子。但不少人觉得熬薏米红豆粥比较浪费时间,其实您完全可以试着熬点四味健脾汤,用它来代替水喝。
健脾汤怎么做呢?把10克橘子皮、1张荷叶、3克炒山楂以及15克生麦芽放在纱布袋中,将其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煮沸15分钟,再把布袋扔掉,取其汁。喝时放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您可不要小看了这款健脾四味汤,它可有健脾升清化浊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者来说,是很好的“补品”。
现在不少孩子瘦得都皮包骨了,即便吃再多的营养品也胖不起来,这与吃汤泡饭有很大关系。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孩子的溺爱也越来越深,饭菜总是和着孩子的胃口,而且孩子想怎么吃就得怎么吃,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当改一改。
我们都知道,孩子常常是爱吃不爱喝,爱凉不爱热,这是他们的生理现象。再加上孩子们爱玩,活动量又大,又不懂得喝水,所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喝水,也就容易把饭泡着让孩子吃。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让孩子的饮食回归正常比较好,比如说在吃饭之前或者之后,给孩子准备一些他们喜欢喝的汤,既有营养,又能缓解孩子身体的缺水状况。
说到这儿,就得说说孩子的饮料问题了。如今孩子渴了多半不是喝水,而是选择像可乐、雪碧等一些碳酸饮料。连吃饭的时候喝水或者用汤泡饭对孩子的脾胃都有伤害,更甭提这些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饮料了。因为这些饮料一般多为碳酸饮料,经常喝会刺激孩子“脆弱”的脾胃。当脾胃麻木了,自然也就更不容易消化食物了。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除了孩子之外,老人也是汤泡饭的又一严重受害者。老人岁数大了,如果连汤带水地吃进去,很容易让本来已经很虚弱的脾胃“雪上加霜”。因为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都在逐渐衰退,这个时候吃汤泡饭,很容易让食物还没来得及咀嚼便咽了进去,脾胃哪儿受得了那么大块的食物啊?自然也就会积在脾胃中消化不了。对于老人来说,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促进脾胃对营养的吸收。
相传在古代的一次聚会上,有人说:“梨虽然对牙齿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而枣虽然有健脾的作用,但是吃多了却会伤害牙齿。”另外一个人听了,便给出了一个“好”方法: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咽,自然也就不会伤脾了;而吃枣的时候一口吞下去,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这就是“囫囵吞枣”的典故。然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吃饭的时候用汤或者水泡着吃主食,也是一种“囫囵吞枣”。
为什么这么说呢?老百姓有句话叫“汤泡饭,嚼不烂”,说的是如果吃饭的时候渴了,想喝水,或者想用水泡着吃,食物很容易不好好嚼就咽进去了。
中医说,脾主运化,意思是脾将食物转化成营养,然后再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脏腑组织中。脾就像一个加工厂,把那些通过牙齿咀嚼好的半成品加工成成品。如果这个时候那些原材料中有残次品或者粗糙品,譬如说有些食物还没有嚼烂,那么在“再加工”的过程中,这些残次品造出来的成品自然也就不合格了。更有甚者,还会加重机器的损耗,这样脾胃就出毛病了。
再就是小孩子,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他,这样对脾胃也是一种伤害。就像四肢不用,就会慢慢变懒惰一样。吃泡的食物就更不好了。因为孩子的脾胃本身就比较弱,如果食物不怎么嚼就咽了进去,那么对于孩子的伤害就更大了。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了,用水泡饭跟喝粥不一样吗?难道喝粥也伤胃吗?其实汤泡饭和喝粥从本质上说是不一样的。粥,是把米中的营养融进了汤中,说白了那是粮食汁。但是泡饭却不一样,是水和饭,很难把饭中的营养充分溶解,不利于吸收。
从现代医学上说,吃饭的时候用水泡着吃,很容易让水冲淡胃酸,从而造成消化不良。研究发现,食物在口中咀嚼的时间越长,磨得越细,越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同时,某些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多环芳烃类等致癌物,也会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而泡着吃则没有这么好的作用。
所以,在这里奉劝那些习惯汤泡饭或者边吃饭边喝水的朋友,为了健康,最好还是改改习惯吧!当然,对于已经养成这种习惯的朋友来说,在平时不妨吃点健脾的食物。像现在大家都知道的薏米红豆粥就是个健脾的方子。但不少人觉得熬薏米红豆粥比较浪费时间,其实您完全可以试着熬点四味健脾汤,用它来代替水喝。
健脾汤怎么做呢?把10克橘子皮、1张荷叶、3克炒山楂以及15克生麦芽放在纱布袋中,将其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煮沸15分钟,再把布袋扔掉,取其汁。喝时放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您可不要小看了这款健脾四味汤,它可有健脾升清化浊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者来说,是很好的“补品”。
现在不少孩子瘦得都皮包骨了,即便吃再多的营养品也胖不起来,这与吃汤泡饭有很大关系。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孩子的溺爱也越来越深,饭菜总是和着孩子的胃口,而且孩子想怎么吃就得怎么吃,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当改一改。
我们都知道,孩子常常是爱吃不爱喝,爱凉不爱热,这是他们的生理现象。再加上孩子们爱玩,活动量又大,又不懂得喝水,所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喝水,也就容易把饭泡着让孩子吃。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让孩子的饮食回归正常比较好,比如说在吃饭之前或者之后,给孩子准备一些他们喜欢喝的汤,既有营养,又能缓解孩子身体的缺水状况。
说到这儿,就得说说孩子的饮料问题了。如今孩子渴了多半不是喝水,而是选择像可乐、雪碧等一些碳酸饮料。连吃饭的时候喝水或者用汤泡饭对孩子的脾胃都有伤害,更甭提这些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饮料了。因为这些饮料一般多为碳酸饮料,经常喝会刺激孩子“脆弱”的脾胃。当脾胃麻木了,自然也就更不容易消化食物了。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除了孩子之外,老人也是汤泡饭的又一严重受害者。老人岁数大了,如果连汤带水地吃进去,很容易让本来已经很虚弱的脾胃“雪上加霜”。因为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都在逐渐衰退,这个时候吃汤泡饭,很容易让食物还没来得及咀嚼便咽了进去,脾胃哪儿受得了那么大块的食物啊?自然也就会积在脾胃中消化不了。对于老人来说,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促进脾胃对营养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