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教材又何妨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研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称赞》,这课是基于“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个专题编排的一篇童话故事。执教者有这么一个教学设计:
  (出示课文中的语句)
  小獾拉住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自信”是什么意思?
  (教师话音刚落,有一学生马上回答“不知道”。但教师未作理会,目光投向那些举手的同学。)
  生1:自信就是特别有精神。
  生2: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
  教师继续授课。
  听到此,我内心大呼可惜,多好的课堂生成啊!就这样溜走了。
  “不知道”三个字是学生冷不丁冒出来的,授课者课前并没有预设到,所以并不会去理会和重视。然而,这就是课堂生成一个很好的教学突破口。我认为应让那个说“不知道”的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让其他同学帮助这位学生理解“自信”是什么意思。经过其他同学的解说,这位同学一定会明白“自信”的意思。此时教师对这位同学加以引导,对于其他同学的帮助,你应该如何去称赞?其他学生又该如何去称赞这些帮助人的同学呢?接着,教师可做进一步的引导去问那些受到称赞的学生,“听了同学们对你的称赞,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以后你还会怎样做?”
  此时的教学,已完全跳出了课本,变成了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了,学生切身感受到同学给自己的帮助故心存感恩;而帮助别人的学生也亲身感受到同学的真诚的称赞。不言而喻,这一帮助与称赞的过程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学会感恩,学会赞美;营造和谐、平和、温馨的氛围,激励学生乐观、积极、奉献的精神,促进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体验。那么这个时候的教学又怎能局限于一定得通过课文后段的学习,才被动地接受称赞给人带来的快乐呢?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此时的教学撇开教材又何妨?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仙阳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逐渐迈进IT时代.会计假设作为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和假定,在今天则面临着挑战与革新的压力.
从我国社区服务的发展历程中可见我国社区服务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社区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应把握住以人为本的理性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自下而上的原则,科学定位社
19世纪,沙皇政府把一批批政治犯流放到雅库特省,他们中的许多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了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上,为雅库特省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
当前,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基本活动经验听起来非常熟悉,可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却又无从下手,显得那样陌生。到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怎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学所用?什么样的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下面以《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为例,尝试解构活动经验形成的过程,试图探明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一般路径。  一、情境激活,以问题为载
<正>改进教法,培养后进生数学学习兴趣后进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
前不久,一位老师执教《假如》。课上,教师借助精美的课件、声情并茂的话语,引领着孩子走进文本,深入对话。临下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师:作者只有这三个愿望吗?  生:不是。  师: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动笔写后汇报:  生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雷锋叔叔重新画上心脏,  让雷锋叔叔永远跟我们在一起。  生2: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
“老师,你在找什么呀?”当科代表将作业抱进我的办公室时,我正手忙脚乱地四处乱翻。“唉,我的手机不见了!”我头也没抬继续翻找。“老师,用座机打你的电话,铃声一响,不就知道在哪儿了吗?”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立刻冲到座机前,飞快地输入号码。片刻,电话里传来智能语音:“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我不死心,又拨了我手机的另一个号码(我的手机一机双卡)手机里竟然传来:“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这是怎么可
“中午,老师对我点了点头,叫了我的名字。我到了老师的面前,她带着我去办公室。我心里忐忑不安,心想,会不会又做错了什么。还好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表扬我《天上的街市》背得好,并送了我一本书。我心里很高兴,对老师说了一声:谢谢!但声音很小,老师没有听到。现在,我要再说一声‘谢谢’。卢老师,感谢您!我虽然不是您最得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敬佩的老师!”这是小志周四写的“心灵独享时光”里的话。  看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