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8例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原发性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确诊的18例LyH的临床数据、诊疗转归。

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18例病理诊断为LyH的患者(男5例,女13例),其中淋巴细胞性腺垂体炎(LAH)6例,均为女性,2例在妊娠期起病;淋巴细胞性全垂体炎(LPH)11例,男5例,女6例;淋巴细胞性下丘脑炎1例。11例患者有占位性症状,12例有中枢性尿崩症(CDI),12例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垂体对称性增大伴均匀强化,伴或不伴垂体柄增粗。11例患者术前或术后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放疗以减轻占位效应。18例患者手术后随访时间4~204个月,其中有5例复发,给予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再次手术后缓解。6例患者完全缓解,11例患者长期给予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结论

LyH多有急性占位症状如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CDI和轻度高催乳素血症,伴典型的MRI表现;手术主要用于确诊疾病,多需辅以免疫抑制剂治疗;LyH总体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住的符合条件的45例需机械通气的慢阻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分别采用序贯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高流量组21例)和无创机械通气(无创组24例)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谵妄状态、拔管前后肺功能及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