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组织?合理引导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话式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围绕课堂教学话题进行的对话互动。教师不仅是课堂对话的参与者,也是对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话题的设置上,须发挥组织作用:对话题的方向要把好关、对话题的数量要把好度、对话题的展开要创好境,同时还要合理地发挥引导作用——铺垫、调整、激活。
  【关键词】对话式阅读教学;教师策略;组织;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以开放的心理世界围绕课堂教学话题进行对话互动,在语言交融、心灵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对话能力,实现师生双方道德和理性的升华。”[1]教师作为对话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话题的设置上,发挥着组织、引导的多重作用。
  一、组织作用
  教师是课堂对话的组织者,在话题设置上就要发挥好组织作用。
  (一)对话题的方向要把好关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对话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前需要教师认真领会课程标准,分析学生现状,掌握文本内容的轻重主次,预设一个合理的课堂对话框架,确定话题设置的基本参照系,对话题的方向把好关。
  如在沈从文先生的《箱子岩》这一散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现状,结合文本特点,课前对话题就可作如下预设:作者十五年前后两次到箱子岩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可以想见,课堂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自然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其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从而促成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对话题的数量要把好度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话题在条件、解法、结果等方面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希望达到的目标是清晰的,这样的话题也就具有了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将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然而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对话题的数量要把好度,要对话题进行必要的整合,保证话题的思维容量,确保对话的质量。
  王勃的《滕王阁序》,精美的文句中存在着大量的用典,在教学对话中肯定会涉及对文中典故的理解。如果把龙光、陈蕃、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等这数十个典故逐个介绍,课堂就会呆板而没有效率。不妨整合为这样的话题:“结合注解理解文中典故的寓意,并说说文中用典的作用。”琐碎的问题经过筛选、整合,以内涵丰富又饱含对话契机的话题形式出现,整个课堂的容量和质量就都有保障了。
  (三)对话题的展开要创好境
  首先,教师要以平等的视角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力求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对话中。其次,教师要对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在二者之间搭建“情感场”,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
  教学语文版必修一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节选)》时,雅安地震才刚刚过去五个月,课堂上教师用低沉的声音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雅安地震那些感人的场面至今仍在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在生与死的危急关头,伟大的亲情、师生情、鱼水情、同胞情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成为永远震不垮的脊梁。如果我们是记者要撰写一篇关于那场灾难的报告文学,你们会搜取哪些感人的场面呢?”学生们的记忆之门被打开,情感的弦被拨动了,一个个激动地说开了:有的说要写用死保住孩子的母亲;有的说要写抗战在灾区的可爱的人民子弟兵;有的说要写排起长队的献血者,也有说要写那“爱的奉献”的志愿者……在学生们情绪达到高潮之际,教师抛出了话题:“我们的作家钱刚同志又会选取哪些场景,选取怎样的角度来写三十多年前那场同样惨状的唐山大地震呢?”
  教师的情境创设,唤醒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体验,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引导作用
  作为课堂对话的引导者,在话题设置上,教师要对学生发挥引导的作用。
  (一)铺垫
  学生在语文素养、学识经验、情感阅历等方面,肯定不如教师。而且有的文本与学生的生活时代存在距离,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适时为学生铺垫相关历史背景、文学知识等,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意旨,推动话题的产生。
  比如教学《淝水之战》一课,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时代离这场战争太遥远了,教师不妨先给学生说说前秦和东晋的战前局势、战争的原因以及这场战争在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这些铺垫性的介绍,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障碍消除了,也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激情。“战争失败的原因”“如何把握谢安的形象”这样的话题自然应运而生。
  (二)调整
  随着教学对话的不断深入,在宽松、平等的课堂互动中,学生个性化思维得到激发,会生成新的话题。这些话题,有的闪动着学生的智慧之光,指向课堂对话的更深层次;有的偏离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无关,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各种对话契机,机智灵活地调整出有价值的话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在正道上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分析孙犁《山地回忆》的主题时,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我认为文章表达了妞儿和‘我’之间的纯洁的爱情。”话音刚落,课堂热闹了,但教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的话题,于是调整了课堂进程,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
  生1: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表达爱情的主题显然太狭隘了。
  生2:如果这样,那么妞儿捐出为父亲做袜子的布料给“我”,让家人沾“我”的光吃很好的饭食,就带着私心,让人觉得在她心中爱情比亲情更重要,也就削弱了她可爱的形象。
  生3:如果这样,文章中妞儿和“我”开始的争执就变成打情骂俏,多不严肃啊。
  生4:而且文章结尾不是也说了“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对于妞儿的结婚生子,“我”写得平淡,而且更多的是赞美她一如既往的乐观与勤劳。
  师:所以小说的主题不能偏离
  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军民鱼水情。
  (三)激活
  在激烈的对话后,学生有可能会出现思维和情绪的疲劳,而使课堂对话进入瓶颈地带。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对原有话题的内涵进行挖掘,激活出与课堂对话进程相对接的富有对话价值的话题,重燃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与文本的再次对话。
  如教学黄庭坚的《登快阁》一诗,师生对话进行到诗歌的结尾:“万里归舟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此时对话已接近尾声,学生大都进入对话的疲劳状态,这时教师重新介入,挖掘文本中的新问题,提出:“难道这里诗人真的只是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吗?”话题及时的出现,激活了学生疲惫的神经,使学生重新投入与文本的对话状态——研究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对话又重新呈现出一片活力。
  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多重角色的转换也是动态的,甚至经常交叉在一起。在话题设置中,教师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往往也是交叉着,有时还要“双管齐下”。比如,教师发挥组织作用为学生创设话题展开的情境时,可能也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铺垫。总之,在与学生的课堂平等对话中,教师要明确自己不仅是对话的参与者,还是对话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课堂话题的有效设置,更离不开教师的巧妙组织、合理引导。
  参考文献
  [1]褚树荣.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2]靳王乐.对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慕君.阅读教学对话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王瑞凤.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的思考与实践[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5]姜波.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商情,2009(5).
  [6]朱华东.让“阅读话题”为语文教学导航[J].教学与管理,2009(2).
  [7]欧阳惠琴.对话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定位之我思我行[J].新课程学习,2013(5).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如果把写文章比作高楼大厦,备料的问题、备料后施工等需要的工具脚手架是筑楼的前提。否则,高楼大厦便会是空中楼阁,甚至摇摇欲坠。为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和技术储备不可小觑。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是字、词、句、段的高度整合的产物。如果把写文章比作高楼大厦,而“欲筑高楼先备料”是妇孺皆知的至理名
【摘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散文,在高中学生和古代优秀的诗文名作、名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中国古代名家、名作之林。  【关键词】《伶官传序》;文本解读;沟通的桥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伶官传序》出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为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五单元自主欣赏的篇目,欲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散文,希
【摘要】学生的错误、教师的失误,只要利用得当,都可以成为教学生成的有效资源。错误是一种“宝藏”,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合理利用这种宝贵的资源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错误资源;课堂有效性;点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学习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摘要】教学与网络结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网络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文章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例,阐释了网络课堂构建的益处和弊端,以期提醒语文教师灵活看待处理网络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教学;课堂构建;双刃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以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们能把所有视听
【摘要】写作文心态在作文练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去探究得分技巧和写作手法。只是让学生自然走出“写作能力归遗传、目标归中考、学习对象归名家”这三大误区,使他们对写作不再畏惧。  【关键词】作文;误区;畏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曾经听到一位学生这样说:“作文太强太横了,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我就被它吓得两腿发软,脑袋嗡的一下,像炸了一样,顿感天塌地陷。”  作文强吗?横吗?是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采用的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显现了一些弊端,少数民族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能很好的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设,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课程。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藏族地区,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更
【摘要】初中毕业班语文复习效果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成绩的高低。本文对初中毕业班语文复习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毕业生;语文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考对于每一位莘莘学子而言,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轨迹。初中语文总复习,内容多项目繁杂,中考题型又不断地变化,总复习时制定详细明确的复习计划、复习思路。语文总复习的重点,
【摘要】议论文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开头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如何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议论文的开头要简、短、快。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也有一些相关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议论文;简洁;精彩生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说的是文章必须有一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理念,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年来,我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和参与,教育观念得到根本的转变。  一、指挥教育——更新教学目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如果做到“留白”“倾听”与“应答”这三点,就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留白;倾听;应答;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关键需做到三点:“留白”“倾听”与“应答”,进而诠释语文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