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高分低能”是现存的一个突出弊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使学生“学无所用”,教学模式固定化,评价体系单一等。以上都会导致学生对英语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应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相关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常见问题;改革
中国学生从小学至大学,学了十几年英语课,经历了无数次考试,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实际应用能力差,关键时刻仍是听不懂、说不出,这种“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值得我们教育者反思,本文分析了几种大学英语教学、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重视基础知识,累积词汇量,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单词量的累积,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积累单词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听力中对英语单词的辨识度及口语中发音的顺畅程度。
首先,词汇的学习离不了语境的创设和词句的搭配,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使用句型学习词汇,即在语境中学习,结合单词词根所指向的意思扩展词汇量;其次,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区分英式发音、美式发音。所做语言的输入、输出活动,听、读为输入,说、写为输出。听和读能帮助学生找到语感,最好是艺术及某些句型为记忆渠道,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要求学生掌握速记方法,一边听一边记录,训练其听取大意、迅速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听后能用自己的思路对文段进行复述,强化故事复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与学相融合,掌握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词汇的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翻译出精准的句子。所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对词汇量的理解与记忆,还能提供词汇的学习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语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结合词与句的意义,满足单词量积累的要求。
翻译能够让学生通过文化内涵来分析语言,懂得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是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翻译目标,掌握翻译标准与技巧。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着多种技巧,但翻译基本规则为以下几点:第一,应当满足“信、达、雅”的标准,“信”是指能够保持原意,且保持句子的通顺与亚冠,满足目标语言国家的语言应用习惯;“达”指不拘泥原文形式,译文通常,意思明白准确;“雅”指译文中词语选择要得体大方,避免恶俗、歧义,追求文章本身的简明、优雅。第二翻译不要太过拘泥于格式、文字,应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原文的精髓翻译出来。如:A married women hops in the hay.不能将其翻译成一个已婚女子在草地上跳来跳去,而应翻译为“红杏出墙”。第三,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翻译技巧,如名词动词化、动词名词化、增加、减少词汇等。
2.教与学融为一体,课内外相互联系。大学英语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时,还需要做到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师应将翻译技巧和练习穿插于课堂教学,并在练习时加以翻译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起其主体作用。课后教师应及时布置相关知识点的翻译习题,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及时的点评与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翻译不精准的原因,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增加学生口语表达机会,创设环境,提高学生演讲能力
不管是口语的练习还是翻译能力的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为了交流。英语的演讲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集中反映。
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大班化教学的模式,教师不能使每位同学都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多数学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讲英语的机会,加上学生课外不注意锻炼口语,演讲能力无从谈起,往往结结巴巴,无法开口。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英语课堂中增加英语演讲环节。英语演讲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锻炼和积累。教师可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加入短时演讲环节,如每次上课前让1~2名学生做一个3分钟以内的演讲,不提前指定演讲学生,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这样每位学生在课下都会尽力的准本。演讲内容可以是介绍事情,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是谈论当今热点。通过此种训练方法,学生可以在自己准备过程和听取别的同学演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2.组织大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使得高校英语教学效果得以检测,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测机会。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自身素质能够在比赛中得到良好的反映和提高,如词汇量的积累、自信心、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多数的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分为两部分,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关于定题演讲,根据比赛相关要求,教师应认真为学生修改稿件,组织学生训练,帮助学生把握发音、语速,同时帮助其提高艺术感染力。对于即兴演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三点,一是不要跑题,二是要有创新,三是把握好时间。教师帮助学生预估出即兴演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语病,时态、单复数等容易出错的地方,强化训练。在时间紧,速度快的模式下,帮助学生达到最佳演讲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迅速提升的,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知识和能力积累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最大的实践平台,交流机会,相信学生会在做中学,学中做,为今后的技能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4).
[2]李红叶.教育原则和信息技术:谁是主宰者?——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法探讨[J].外语界,2004,(04).
[3]陈艳.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大家,2012,(18).
[4]林璐.情景教学与大学英语课堂——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李玲,杨劲雯.情景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1,(12).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
关键词:大学英语;常见问题;改革
中国学生从小学至大学,学了十几年英语课,经历了无数次考试,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实际应用能力差,关键时刻仍是听不懂、说不出,这种“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值得我们教育者反思,本文分析了几种大学英语教学、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重视基础知识,累积词汇量,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单词量的累积,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积累单词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听力中对英语单词的辨识度及口语中发音的顺畅程度。
首先,词汇的学习离不了语境的创设和词句的搭配,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使用句型学习词汇,即在语境中学习,结合单词词根所指向的意思扩展词汇量;其次,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区分英式发音、美式发音。所做语言的输入、输出活动,听、读为输入,说、写为输出。听和读能帮助学生找到语感,最好是艺术及某些句型为记忆渠道,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要求学生掌握速记方法,一边听一边记录,训练其听取大意、迅速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听后能用自己的思路对文段进行复述,强化故事复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与学相融合,掌握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词汇的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翻译出精准的句子。所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对词汇量的理解与记忆,还能提供词汇的学习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语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结合词与句的意义,满足单词量积累的要求。
翻译能够让学生通过文化内涵来分析语言,懂得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是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翻译目标,掌握翻译标准与技巧。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着多种技巧,但翻译基本规则为以下几点:第一,应当满足“信、达、雅”的标准,“信”是指能够保持原意,且保持句子的通顺与亚冠,满足目标语言国家的语言应用习惯;“达”指不拘泥原文形式,译文通常,意思明白准确;“雅”指译文中词语选择要得体大方,避免恶俗、歧义,追求文章本身的简明、优雅。第二翻译不要太过拘泥于格式、文字,应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原文的精髓翻译出来。如:A married women hops in the hay.不能将其翻译成一个已婚女子在草地上跳来跳去,而应翻译为“红杏出墙”。第三,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翻译技巧,如名词动词化、动词名词化、增加、减少词汇等。
2.教与学融为一体,课内外相互联系。大学英语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时,还需要做到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师应将翻译技巧和练习穿插于课堂教学,并在练习时加以翻译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起其主体作用。课后教师应及时布置相关知识点的翻译习题,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及时的点评与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翻译不精准的原因,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增加学生口语表达机会,创设环境,提高学生演讲能力
不管是口语的练习还是翻译能力的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为了交流。英语的演讲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集中反映。
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大班化教学的模式,教师不能使每位同学都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多数学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讲英语的机会,加上学生课外不注意锻炼口语,演讲能力无从谈起,往往结结巴巴,无法开口。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英语课堂中增加英语演讲环节。英语演讲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锻炼和积累。教师可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加入短时演讲环节,如每次上课前让1~2名学生做一个3分钟以内的演讲,不提前指定演讲学生,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这样每位学生在课下都会尽力的准本。演讲内容可以是介绍事情,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是谈论当今热点。通过此种训练方法,学生可以在自己准备过程和听取别的同学演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2.组织大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使得高校英语教学效果得以检测,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测机会。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自身素质能够在比赛中得到良好的反映和提高,如词汇量的积累、自信心、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多数的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分为两部分,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关于定题演讲,根据比赛相关要求,教师应认真为学生修改稿件,组织学生训练,帮助学生把握发音、语速,同时帮助其提高艺术感染力。对于即兴演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三点,一是不要跑题,二是要有创新,三是把握好时间。教师帮助学生预估出即兴演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语病,时态、单复数等容易出错的地方,强化训练。在时间紧,速度快的模式下,帮助学生达到最佳演讲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迅速提升的,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知识和能力积累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最大的实践平台,交流机会,相信学生会在做中学,学中做,为今后的技能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4).
[2]李红叶.教育原则和信息技术:谁是主宰者?——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法探讨[J].外语界,2004,(04).
[3]陈艳.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大家,2012,(18).
[4]林璐.情景教学与大学英语课堂——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李玲,杨劲雯.情景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1,(12).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