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边滩水库藻类增殖潜力的研究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长江口及两个长江口边滩水库(陈行、宝钢水库)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藻类增殖潜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8℃下直接培养原水样,藻类自然增殖两周后蓝绿藻可成为优势藻种而大量增殖;向灭菌水样中人工接种铜绿微囊藻(其在28℃下长江口水样中的最大现存量可达5.65×106个/mL),其在各水样中的平均比增殖速率为0.22~0.34d-1,倍增周期为2~3d,表明长江口及其边滩水库原水具有较强的藻类增殖潜力。水下光照度是影响长江口边滩水库藻类增殖的重要因素;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降低了水体的浊度,提高了水下光照
其他文献
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脱氮除磷成为污水处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率、运行管理简单的脱氮除磷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对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联合流动床生物反应器(CEPT—MBBR)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CEPT—MB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可靠,出水水质好,它不仅适用于有脱氮除磷要求的新建污水处理厂,也适用于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应用前景广阔。
以某自备井水和类炭疽杆菌污染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纳滤工艺对水中有机物和类炭疽杆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井水经10μm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超滤处理后可满足纳滤的进水水
在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纯氧曝气系统污泥的沉降性能相对较差,有膨胀趋势时不容易被发现,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改善污泥性能,向纯氧曝气系统(第一段)投加铁盐,并且控制第一段的总铁含量为2~8mg/L。投加铁盐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污泥絮体变得密实,并呈团块颗粒状,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改善,装置的抗冲击性能得到加强,氧的利用率也得以提高。
对年降雨量少、蒸发量相对较大的地区,回喷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为提高回喷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以四川省泸定县为例,对渗滤液回喷蒸发处理的最佳负荷和回喷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回喷负荷不利于渗滤液减量,而高回喷负荷不利于节能,使渗滤液达到零排放的最佳回喷负荷为当月平均日蒸发量的50%(1.4 mm/d);当回喷负荷较低时,回喷频率越大则蒸发量就越大,当回喷负荷较高时,回喷频率对土壤
[摘 要] 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  [关键词] 工程水利 资源水利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3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水利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体系,发挥了巨大
研究了臭氧催化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对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的控制效能。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出水中分子质量为2000u左右的疏水性有机物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质,其占DOC与
由于新沂河受到沿岸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使与之相连的连云港饮用水源———蔷薇河被污染,为解决连云港的供水问题,对新沂河实施了清污分流工程,使其南泓为清水专道,北泓为污水专道。工程运行后,北泓内的污染河水对沿岸及入海口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在新沂河中游的滩地上构建了地表漫流系统(OF),并开展了处理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当CODMn<30 mg/L时,系统对CODMn的平均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