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出使
苏武还记得,他走的那天,云淡风轻。马蹄声与妻子的嘱托声混在一起,响彻山间。
他将妻子的手放在手心,看着妻子担忧的神情,他忽然想起成亲那天,也是将她的手放在手心,笑道:“人事多错迁,与君永相望。”
“人事多错迁,与君永相望”,他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在她耳边说:“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他不是不理解妻子的担忧,却还是要起程。
因为出使匈奴不仅是他的使命,亦是他的忠心,更是他的宿命。
(二)劝降
“不要!”
苏武从梦中惊醒,窗外,大漠的风声越行越烈。
他临窗远望大漠的风景,他看见参宿安静的待在天上,商宿却不知所踪。
人生起落如星辰,动如参商终不见。他握紧了拳头,难道他与大汉就如这两颗星辰?无需告别,再也不见?
墨色的天空,如深色的牢笼,罩住了他那颗在黑暗中閃着光的赤子之心。
“吱”——门开了,“子卿,我来看你了!”来者是苏武曾经的朋友李陵,他的声音有微许的颤抖。
苏武叹了口气,起身去迎,李陵带来酒放在桌上,晃动了灯上的火花。
两人相对无言,只是不停地喝酒。李陵突然道:“子卿,你何苦这样?”苏武不言,只看着酒液在灯下发亮,倒映出长安城的繁华与苏武疲惫而苦涩的笑容。
“你在这里根本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令兄因御前失仪而死,令弟孺卿害怕天威服毒自尽,令正也已改嫁,留下年幼的儿子无依无靠,不知生死。这样的君主,你还要守忠吗?人生如朝露,去日苦多,你说你还有什么意义吗?就算最后衣锦还乡,又有谁与你共享?”
“你还要坚持吗?”
“把一生全给了他人,值得吗?”
“那人把你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样的君主值得守忠吗?”
“不值得!”苏武几乎要脱口而出,可他只是盯着窗外长安的方向,默不出声。
“单于给你个机会,你好好想想,莫不要毁你一生。”李陵说罢,便起身,在他推门而出的时候,身后响起了一句:“你容我好好想想”。
(三)守心
他望向浑浊的酒液,倒映出妻子出嫁时害羞的笑容;倒映出娘亲刻满岁月的脸庞,被沧桑浸染的白发;倒映出儿子调皮的背影,缠着他要东西;倒映出长安的繁华,还倒映出战火连天的边关……
他又看见了,刚到匈奴的第一天,他愤怒地对劝降的人说道:“身为大汉人,死为大汉鬼,宁死不降。”
他想,他可以降。根本没有人在意他的选择,他可以像李陵一样降,然后用天子的过失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
但他不想降,他的心不想、不愿、不肯降!他并不怕死,也不追求忠义之名,他追求的是一颗心,是一颗朝着它梦之所想,魂之所望的心,一颗属于大汉的心!
他笑了,酒杯已空,他望向窗外,长夜将尽,黎明将至。
他低声说:“臣事君,犹如子事父,子为父死,无所惧。”
推门而入的李陵听到这句话。他愣住了,长叹说:“子卿,我终究不如你。”
他笑了,至少他守住了,不是吗?
(四)归来
19年后,他回来了,回到了他梦所想,魂所望的地方,他常常一个人出来转转,看着这物是人非的长安,他经常想起那句话:“生当复长归,死当长相思”。
生当复长归,我归来了。
他提着一盏花灯,灯在黑暗中闪起明亮的光,犹如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在历史长河中所散发着的光一样。
专家点评
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主意高远大气,语言简洁有力,感情丰沛,突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当属优秀作文。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晓辉
苏武还记得,他走的那天,云淡风轻。马蹄声与妻子的嘱托声混在一起,响彻山间。
他将妻子的手放在手心,看着妻子担忧的神情,他忽然想起成亲那天,也是将她的手放在手心,笑道:“人事多错迁,与君永相望。”
“人事多错迁,与君永相望”,他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在她耳边说:“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他不是不理解妻子的担忧,却还是要起程。
因为出使匈奴不仅是他的使命,亦是他的忠心,更是他的宿命。
(二)劝降
“不要!”
苏武从梦中惊醒,窗外,大漠的风声越行越烈。
他临窗远望大漠的风景,他看见参宿安静的待在天上,商宿却不知所踪。
人生起落如星辰,动如参商终不见。他握紧了拳头,难道他与大汉就如这两颗星辰?无需告别,再也不见?
墨色的天空,如深色的牢笼,罩住了他那颗在黑暗中閃着光的赤子之心。
“吱”——门开了,“子卿,我来看你了!”来者是苏武曾经的朋友李陵,他的声音有微许的颤抖。
苏武叹了口气,起身去迎,李陵带来酒放在桌上,晃动了灯上的火花。
两人相对无言,只是不停地喝酒。李陵突然道:“子卿,你何苦这样?”苏武不言,只看着酒液在灯下发亮,倒映出长安城的繁华与苏武疲惫而苦涩的笑容。
“你在这里根本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令兄因御前失仪而死,令弟孺卿害怕天威服毒自尽,令正也已改嫁,留下年幼的儿子无依无靠,不知生死。这样的君主,你还要守忠吗?人生如朝露,去日苦多,你说你还有什么意义吗?就算最后衣锦还乡,又有谁与你共享?”
“你还要坚持吗?”
“把一生全给了他人,值得吗?”
“那人把你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样的君主值得守忠吗?”
“不值得!”苏武几乎要脱口而出,可他只是盯着窗外长安的方向,默不出声。
“单于给你个机会,你好好想想,莫不要毁你一生。”李陵说罢,便起身,在他推门而出的时候,身后响起了一句:“你容我好好想想”。
(三)守心
他望向浑浊的酒液,倒映出妻子出嫁时害羞的笑容;倒映出娘亲刻满岁月的脸庞,被沧桑浸染的白发;倒映出儿子调皮的背影,缠着他要东西;倒映出长安的繁华,还倒映出战火连天的边关……
他又看见了,刚到匈奴的第一天,他愤怒地对劝降的人说道:“身为大汉人,死为大汉鬼,宁死不降。”
他想,他可以降。根本没有人在意他的选择,他可以像李陵一样降,然后用天子的过失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
但他不想降,他的心不想、不愿、不肯降!他并不怕死,也不追求忠义之名,他追求的是一颗心,是一颗朝着它梦之所想,魂之所望的心,一颗属于大汉的心!
他笑了,酒杯已空,他望向窗外,长夜将尽,黎明将至。
他低声说:“臣事君,犹如子事父,子为父死,无所惧。”
推门而入的李陵听到这句话。他愣住了,长叹说:“子卿,我终究不如你。”
他笑了,至少他守住了,不是吗?
(四)归来
19年后,他回来了,回到了他梦所想,魂所望的地方,他常常一个人出来转转,看着这物是人非的长安,他经常想起那句话:“生当复长归,死当长相思”。
生当复长归,我归来了。
他提着一盏花灯,灯在黑暗中闪起明亮的光,犹如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在历史长河中所散发着的光一样。
专家点评
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主意高远大气,语言简洁有力,感情丰沛,突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当属优秀作文。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