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大出血分型与救治方法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多中心颈部血管大出血病例分型与临床救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20年10月国内多中心收治的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上海长征医院27例,湖南省人民医院7例,龙口市人民医院4例,莱州市人民医院4例。根据出血部位(position,P)、出血血管(vessel,V)、头向供血(cerebral,C)以及有无合并伤(associated,A)对42例患者进行PVCA分型,并总结基于解除气道压迫(airway rebuild,A)、有效动脉止血及血运重建(bleeding stop,B)以及时间窗内恢复大脑血供(cerebral blood flow reconstruction,C)的 ABC救治原则指导下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方法。

结果

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中,P1型(环状软骨以下)3例,P2型(环状软骨-下颌角)28例,P3型(下颌角-颅底)11例;V1型(大动脉性出血)22例,V2型(大静脉性出血)11例,V3型(单纯浅表静脉或细小动脉出血)7例,V4型(动静脉混合出血)2例;C0型(无头向缺血及头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5例;C1型(有头颅一过性缺血表现、但无肢体感觉障碍)33例,C2型(存在头颅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表现)4例;A0型(不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9例,A1型(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例。4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25例行开放手术血管重建修复+血肿/异物清除(7例血管结扎、14例直接缝合修补、4例血管间置),17例接受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造影+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血肿/异物清除)。手术成功率为100%,失血性休克均得到纠正,血肿压迫全部解除,头向缺血症状改善。围手术期局部颅神经损伤4例,切口血肿1例,术后高灌注表现6例。平均随访14.3个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心肌梗死、脑卒中或死亡,无再次破裂、夹层发生。1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患者于术后1年发现50%无症状再狭窄。

结论

基于“PVCA”分型及“ABC”救治原则,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颈部血管大出血的救治。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血清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
目的探究术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对肝癌合并微血管癌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建立其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合并微血管癌栓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术前抗病毒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使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肝脏三维重建在精准肝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9月17日至2020年12月20日术前在肝脏三维重建指导下进行决策的复杂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术前的增强CT/MR数据,在 IQQA®-3D Liver系统中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测算患者肝脏体积,描述肿瘤的大小、位置,与肝内胆管、门静脉、肝动脉及下腔静脉
目的探讨术中射频在中国肝癌分期方案(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11日至2017年1月31日收治的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射频消融(RFA)组、TACE联合RFA组和切除联合RFA组。收集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情况及化验检查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
目的 探索蠕形螨感染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睑板腺功能障碍及角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16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J2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角膜上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取SD大鼠原代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进行研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获取大鼠单个核细胞(MNC),将MNC加入角膜上皮细胞共培养,再用小分子化合物J2处理作为实验组,未进行小分子化合物J2处理的MNC及角膜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仅为角膜上皮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角膜上皮细胞CD80的表达。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人口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原学快速精准鉴定是其控制、预防的基础.传统病原学检测技术成熟、阳性预测价值高,然而却面临着病原谱窄、阳性率低、精确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