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褐色土地是指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通常存在污染的工业废弃地。褐色土地再利用问题已逐渐引起利益相关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污染引起的"污名"使褐色土地再利用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色土地是指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通常存在污染的工业废弃地。褐色土地再利用问题已逐渐引起利益相关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污染引起的"污名"使褐色土地再利用过程变得极为复杂,价值评估非常困难。在污名的影响下,如何评估褐色土地价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综述国外褐色土地价值评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国外学者在不同评估方法中对褐色土地污名的涵义,探讨污名对褐色土地价值的影响机制,针对污名特性与褐色土地价值的关系提出几点思考。
其他文献
以西安曲江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角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利用因子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对曲江主要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1)游客对曲江旅游形象感知因子分为三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雾霾风险评价指标权重,依据指标选择原则确立10个雾霾风险指标,引入集对分析法对我国长三角雾霾风险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研究表明:1上海、南京、杭州、合肥
小学语文作为整个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聋哑学校的学生是特殊的受教群体,其学好语文对提升学生的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
在城镇化科学释义的基础上,基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四维一体的研究视角,综合构建了吉林省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空分析方法,对2000—2014年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
选取河南信阳市9个取样点和单季稻早、中、晚熟3个代表性品种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研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B2情景并结合区域气候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我国2003—2014年粮食单产的诸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我国粮食加权平均单产快速提高受到各作物单产(生产力效应)整体提升和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替代(结构效应)的共同驱动,其中作物生产力效应是主导,贡献率达74.99%;2物质、能量投入水平是研究期我国粮食单产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最为关键;受灾强度降低和抗灾能力提升的共同作用对粮食
在阐述应用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Authorware的数字电子技术助学系统的特点、功能、设计思路、软件实现及其
为探明锰矿资源开采对矿区土壤的影响,选取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矿区土壤p H值、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研究了矿区土壤环境特征;利用单因子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