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除了PPT外,如SMART白板、IPAD、班班通等新兴多媒体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化,成为老师们教学时必不可少的利器。本文結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例,简要介绍多媒体在语文教学时发挥的作用。
  一、多媒体让教学内容更直观
  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语言、使用文字是语文课堂唯一的教学目标。大家名手笔下叙事绘态多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学生们只要通过课文语言的叙述就能在脑海中想象出意境和画面。这种由抽象文字到具体情景的转化过程就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训练。可是当课文叙事绘态的对象并非学生生活经验所接触到的事物时,即使学生看到文字有时候也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比如,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里那段关于骆驼吃草描写的经典片段,学生没有实际经验,通过反复阅读脑海里的画面怎么也不会真切,对于作者描写功力的感悟不会深刻。课堂上,当老师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城南旧事》里骆驼吃草的视频时,不但学生直观感受到骆驼吃草样子的滑稽可笑,同时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对于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林海音描写画面里的趣味。
  这样看来,在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多媒体让教学气氛更适宜
  学语文除了用嘴去读文章,更需要用心去读文章,用心就要动情,所谓情动而辞发。学生情之所至,必然妙语连珠。因此,许多老师在教学时由于语言的感染力不够,很多课文学习时的气氛,或者说感情基调很难营造。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文章开篇所奠定的基调是沉痛的,悲伤的,满怀着对伯父的思念。开课时,将鲁迅先生逝世时灵堂里情景的照片出示大屏幕上,配以沉痛的音乐,教师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然而然运用多媒体技术所营造出仪式感的气氛可以调动每一名学生深处的感动。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学生学习课文时的情感到位了,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让学生快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那种氛围,教师运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营造出的仪式感会让学生不自觉地就身临其境中了。
  三、多媒体让教学互动更多样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就是问答,单一的互动模式容易忽视哪些不善言辞或者默默无闻的学生。有时候光动口不动手也养成了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有时候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就是停留在几个爱发言的学生之间。多媒体设备的引入让师生互动变得更加容易,让老师时刻能够关注到不同性格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比如,IPAD电子课本的使用就为了教师进行写字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学生可以在IPAD上进行书写,老师可以通过主机实时监控任何一名学生的书写情况。教师可以很快找出书写中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辅导,而且教师可以在自己的主机端进行示范,边示范边讲解,这样大大提高了指导的时效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可以调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全班评价交流,也可以让写得好的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从而提升他的自信心。
  多媒体在师生互动中应用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核心作用就是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来,不光动嘴还要动手做,动眼看。这样多重感官的调动,有助课文的识记以及语文写作手法的学习。
  四、多媒体让教学内容更充实
  传统教学受黑板和粉笔的限制,课堂上只能依靠板书进行文字呈现,剪贴画粘贴费时费力,耽误课堂宝贵的时间,打乱了教学的节奏。新媒体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信息承载量不受限制,而且信息呈现效率很高,节省了教学时间。
  比如,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往往在一堂课的尾声,教师通常会设计引读环节。这一环节通过教师设定的引导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回顾,并且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进一步升华。通常,引读的部分容量很大,而且在课文里分布较分散。如果让学生去书中找句子再读,整个引读过程就会零散没有气势,根本达不到深化情感的教学目的。这个时候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几个句子几个段落,条分缕析字体分明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读得一目了然,师生合作朗读协调。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还有许多应用的价值等待开发,只要任课教师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就会开发出更多优秀的多媒体教学实例。 著名教育学家加涅曾经指出,教学媒体的选择要考虑三个要素:媒体的特征属性、学习任务的目标、学生的特点。那么结合多媒体教学,只要确保其应用过程:有助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达成,促进学生潜能和兴趣的激发,设计美观简洁的多媒体课件,符合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多媒体技术会让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活动形式更多样,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单位:营口市站前区建设小学 辽宁】
其他文献
隨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从过去的程序化实验逐渐朝着多元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概念,要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应当从课堂实验逐渐转变为课外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必须要以新课标为指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开小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对比了氯化铝、硝酸铝、氢氧化钾作为显色剂在测定柚皮提取物中黄酮的特征吸收峰,其中Al(NO3)3,KOH显色法均适合柚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本文
科学课和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有所不同,科学课要通过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验来展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当以课本为基础,通过实验进行升华,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注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课堂互动性。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效率是低下的,因为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模式,比如,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将教材视为最重要的,如果整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