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山桐子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分析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河南省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产业发展,分析了河南省山桐子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河南省拥有政策支持、环境适宜、科研基础良好、群众需求巨大等山桐子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了市场认知度不高、企业经营规模不大、山桐子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科研项目支持力度较弱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扩大山桐子经营规模、提高民众及市场认知度等发展对策,为山桐子产业及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其他文献
为选择适宜宜昌地区早春大棚种植的厚皮甜瓜(Cucumis melo)品种,选择了7个厚皮甜瓜品种与种植面积较广的长江蜜魁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生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众天8号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口感爽脆,抗病性较强,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七彩脆蜜因其果肉独特,口感爽脆,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种植业碳足迹供需平衡分析是明确种植业碳减排方向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构建黄河流域及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碳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账户,基于时空维度对其动态演化进行分析,并引入供需平衡指数表征其种植业碳资源供需现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基本呈“M”型变动,长江经济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二者碳生态承载力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耕地碳吸收功能不断增强,但上升幅度有所减缓.黄河流域内省际间种植业碳足迹相差较大,长江经济带差异值较小且总量值低于黄河流域.二者碳生态承载力中下游省份均高于上游省份.黄河流域供需平衡指数值均高于长江经
干旱缺水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燕山丘陵区春玉米子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覆膜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水分条件.于2017—2018年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不覆膜(CK)、行上覆膜、行间覆膜和全膜双垄沟播4个处理,测定土壤含水率、玉米生育期、土壤容重、玉米产量及产量影响因素,计算土壤贮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各处理间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一致,最高均为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子粒产量和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最高.全膜双垄沟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