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硝化抑制剂DMPP的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ei2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具有抑制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作用。为验证含DMPP的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特安排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DMPP的复合肥,玉米的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和生物量比施普通复合肥的玉米平均高3.0%~15.9%、4.7%~29.2%、4.3%~14.9%和8.3%~30.5%,说明含DMPP的复合肥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和生物量累积的作用。
  关键词 DMPP;复合肥;玉米;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 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005-02
  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是德国生产的一种硝化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专一抑制土壤中能够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的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的活性,从而达到硝化抑制效果[1-2]。DMPP仅对亚硝化细菌产生毒性,阻碍NH4 -N向NO2--N转化,减少NO3--N的来源,使土壤中的氮肥多数以NH4 -N的形式存在,从而抑制整个硝化作用的进行[3]。DMPP是一种高效的硝化抑制剂,可应用于固态、液态肥料,并且在化肥中只须添加1%的活性成分,就能抑制硝化作用4~10周[4]。众多研究表明,DMPP具有减少氮肥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等作用。杜安刚[5]将DMPP添加到氮肥中,能提高玉米、水稻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其中在15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玉米籽粒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9%~18.8%、2.2%~28.4%、2.7%~17.5%;水稻籽粒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0.5%~25.8%、6.8%~14.5%、3.9%~9.1%。目前,湖北新洋丰肥业与德国康朴专家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生产出含DMPP的复合肥。为验证含DMPP复合肥的使用效果,特在玉米上安排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湖北省荆门市新洋丰子陵试验基地,盆栽用土壤为水稻田耕作层30 cm以下的土壤,pH值为7.58,含有机质14.0 g/kg、碱解氮36.2 mg/kg、有效磷26.7 mg/kg、速效钾222.2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三峡玉9号。供试肥料为含DMPP和不含DMPP的复合肥26-5-6、14-12-17、15-15-15、22-8-10。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以施用普通复合肥为对照,以施用含DMPP的复合肥为试验处理,共设8个处理,其中处理1~4为施用普通复合肥26-5-6、14-12-17、15-15-15、22-8-10,处理5~8为施用相应的添加了硝化抑制剂DMPP的复合肥26-5-6、14-12-17、15-15-15、22-8-10。
  1.4 试验过程
  试验玉米于2018年3月10日种植,5月2日收获,复合肥加入量按玉米大田施肥量的2倍加入,与土壤充分混匀后,每盆定植1株玉米,4次重复。除试验因素外,其余田间管理条件等均一致。
  1.5 数据统计方法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结束试验,测定株高、茎粗、植株上部4片叶片的SPAD值;剪取玉米地上部,测定其生物量。采用Excel和SPSS 17.0数据处理系统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验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施普通复合肥的处理1—4,其玉米株高、茎粗和叶片SPAD值分别小于施含DMPP复合肥的处理5—8,其中处理1—4的玉米株高比处理5—8的玉米株高分别小13.2%、3.3%、2.9%、13.7%;处理1—4的玉米茎粗比处理5—8的玉米茎粗分别小22.6%、9.3%、17.2%、4.5%;处理1—4的玉米叶片SPAD值比处理5—8的玉米叶片SPAD值分别小4.4%、12.9%、5.2%、4.1%。说明施普通复合肥的玉米,其农艺性状不及施含DMPP复合肥的玉米,即含DMPP的复合肥能促进玉米构建其农艺性状。
  2.2 不同试验处理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施普通復合肥的处理1—4,其生物量分别小于施含DMPP复合肥的处理5—8,其中处理1—4的生物量比处理5—8的生物量分别小23.4%、20.3%、7.7%、20.9%。说明施普通复合肥的玉米,其生物量小于施含DMPP复合肥的玉米,说明含DMPP的复合肥能促进玉米生物量的增加。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含DMPP的复合肥,其农艺性状,即株高、茎粗和叶片SPAD值分别比施普通复合肥平均高3.0%~15.9%、4.7%~29.2%、4.3%~14.9%,且生物量也比施普通复合肥高8.3%~30.5%,说明含DMPP的复合肥能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玉米生物量的累积[6-7]。
  4 参考文献
  [1] MULLER C,STEVENS R J,LAUGHLIN R J,et al.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MPP had no effect on denitrifying enzyme activity[J].Soil Biol.Biochem,2002,34(11):1825-1827.
  [2] ZEURLLA W,BARTH T,DRESSEL J,et al.3,4-dimehtylpyrazole phosphate(DMPP)-a new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for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e[J].Biology Fertility of Soils,2001,34:79-84.
  [3] 孙艳楠,张清,朱灵珊.德国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2013(6):132-141.
  [4] 俞巧钢,陈英旭,张秋玲,等.DMPP对氮素垂直迁移转化及淋溶损失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7,28(4):813-818.
  [5] 杜安刚.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和BASF复合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6] 俞巧钢,殷建祯,马军伟,等.硝化抑制剂DMPP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6):1057-1066.
  [7] 章燕,徐慧,夏宗伟,等.硝化抑制剂DCD、DMPP对褐土氮总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166-172.
其他文献
摘要 选取六枝的陇脚、水城的猴场和盘州的红果、柏果、断江、乐民、大山、新民、羊场、普古共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2014—2015年对红花油茶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油茶最佳栽种期在冬末春初,开花授粉最佳时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利用六盘水3个气象观测站1979—2015年气候资料和红花油茶生长发育期资料,并结合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自动站温度、降水资料,采用经
目的研究骨骼肌二氢吡啶敏感的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基(CACNA1S)基因11外显子1551位点T/C和1564位点C/T多态性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低钾周期性瘫痪(THPP)的相
目的总结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狼疮样综合征(NLS)3例,表现为皮疹、血小板减少或房室传导阻滞;轻型SL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医疗设备运用于临床,医疗设备厂商的售后服务直接影响到临床业务的开展、医疗质量和成本费用。为帮助医院管理部门进行设备采购和售后服务管理工作,由上
为了探讨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开展了秸秆还田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熟还田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