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ch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阐述了目标达成、学生参与、自主建构、师生互动及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的理念与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有效性 达成 参与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82-01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效果、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效益,这种追求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是可选择的,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陈述方式。但无论采用哪种目标陈述方式,教学目标都必须是可观察、可检验的。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陈述,不仅教师能理解,学生也要能理解,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以免不同的人对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第二,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教师行为”代替“学生行为”,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第三,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有效性。
  
  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
  学习发生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主体的认知需要,然而学习的实际发生则常常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即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无法发生;但是没有外在环境的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中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依靠教师去激发和调动。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示范边想边说以及演示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和指导给学生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合作学习者、合作研究者,教师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形成概括的知识结构,提高有效性。
  
  学习上的迁移,具体地说是知识学习的具体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性问题。只有概括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也只有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观念。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是“接受——建构”式的,它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前人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必须的。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指导的内容有:所要整理的知识范围;知识整理的角度,如找出共同特征、比较不同特点、指出变化过程等;整理知识的方法,如表格式、纲要式、概念关系图。
  教师还可通过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的方式,促进创造性的知识整理。创造性地整理知识,可以使学生产生更为积极的结构化加工。
  
  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有效性。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权威或放任自流的方式对学习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
  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认识到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只要教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现代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注意教师在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定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黑代理是一种不规范的专利代理中介行为,因此必须发挥专利审查员的积极作用,协助政府和代理行业共同打击黑代理,实现专利代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进步。专利审查工作协助打击黑代理应遵循以申请人为本的原则,敏锐地发现疑似黑代理的行为,并对申请人进行提醒和劝诫,必要时还要将相关信息备案,以便为执法机关打击黑代理提供线索。  关键词:专利审查 黑代理 审查员 政府  一、引言  2011年,
本文以中国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研究起点,将浙江省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低碳旅游环境、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行为、低碳旅游政策四个方面集中探讨了旅游业低碳发
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要尽量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数学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这些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摘要]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且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人们的追求,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号召不断推陈出新。建筑行业与人们息息相关,建筑装饰材料与实施作为影响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型节能环保材料能提升建筑装饰环保质量,其应用至关重要。建筑行业响应号召,致力于改善传统的墙体材料,发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完成课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运动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80-01     在体育教学中,兴趣是优化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金融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金融行业,就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优化和创新,而区块链技术就是目前的首要选择.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将重要的技
[摘要]在如今环保和保护能源的时代背景下,推動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者两者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两者之间的发展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推动任何一方的进步都会促进另一方的成长。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关系  随着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以及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紧迫,使得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在现在的建筑工程当
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投资额大的生态工程项目,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发展,而且能够改变农民的传统
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无论是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都受到新媒体的营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使得新
[摘要]幕墙是建筑设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外围护结构,它打破了传统窗和墙之间存在的明显界限,將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较好地呈现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特点。为了提高建筑幕墙的节能效果,对其设计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从公共建筑幕墙设计的现状为出发点,在明确公共建筑节能幕墙设计原则的基础之上,对绿色节能技术在公共建筑幕墙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节能技术;建筑幕墙;设计中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