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单方灌输;教学过程中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尤其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更是空泛、低质。所有这些都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能力不强,最终獲得的知识常常不能有效迁移、灵活运用。导致教师觉得教得无味,学生觉得学得无趣,教学效率低下。针对此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目标;兴趣;课堂;实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为了现实的需要,兴“加时之风”,靠“补课之功”,搞“题海战术”,行“死记之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一些探讨。
  
  一、制定一个适合的教学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维思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者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发展特长,让每个孩子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成功喜悦。
  结合教学实际,笔者在班里制定了分层目标。通过目标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进步,从而达到最终目标。目标怎样分层,应掌握三性:基础性,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跳跃性,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原有水平之上的“最近”发展水平;创造性,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讲究独特新颖,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标新立异。在具体实施中,笔者通过课前检测(让学生暴露存在的一些问题),课后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命题、检测、评估等方法并收集课内、课后学生反馈的信息综合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学生的潜意识、潜概念,制定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教学目标。
  
  二、设置切合学生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于是,全国各地兴起合作学习热,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研究的价值,有些问题不需要探讨;小组合作前缺少学生独立的深入思考,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深入探讨,就鸣兵收场。显然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才能真正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曾经在进行“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时,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的操作平台上,用米尺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并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个痕迹。接着笔者提出问题:若用米尺,怎样才能求出粉笔沿平台面飞出时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同学们听后个个很惊奇,纷纷要求笔者算给他们看看。显然,通过这个实验,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三、重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
  
  不知何时起,课堂上教师很忌讳“讲”,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宁可多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探究”,也不愿落个包办代替的“罪名”,结果是太太消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该讲的不讲,讲过的讲不透,本来老师一句话就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儿比谁讲得少,唯恐有“灌输”“填鸭”之嫌。
  其实,反对“满堂灌”并不是淡化教师的讲,而是应当重视教师的讲。关键是讲什么,怎样讲更有效。有些地方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硬性规定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不能超过20分钟,认为只要压缩了教师的讲课时间,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就发挥了作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课堂上讲与不讲,不是教学理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更不是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分水岭。我们倡导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决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熟练把握教材和学情,对重点、难点、疑点不但要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对题目要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讲难点,最重要的是讲学生还不懂的、经常出错的问题。在讲解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释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四、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物理实验要求设计新颖,即理念新、设计新、实验新,并体现三个目标:知识、能力、情感。因此,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预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再进行实验观察;或者,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观察实验现象。在这里,激发思维冲突最为重要。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除了从实验本身进行改进之外,同等重要的是要从发挥实验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方面去考虑。特别是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架设的桥梁等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在主动探究中得以提高。比如在曾经的“楞次定律”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随堂实验的教学方式,课前公布准备的课题:感应电流的产生及其磁场方向与原磁场间有何联系呢?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自行拟定实验方案,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获得新知的探究过程。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使物理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物理情感充分体现、各种能力得以培养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老师的引领下再上升到规律性的结论,学生掌握了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适用条件,并能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2009年以来,浙江积极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形势,我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语言学习是实践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国情所限,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其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受到较大制约.
【摘要】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国际会计最复杂和最具争议性的技术性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这个问题将继续受到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概念的解释和当前四种基本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分析,最终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力图提出一种既适合我国会计实务又能与会计理论相一致的,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与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相适应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无疑是这次党的十七大的一大亮点。关注民 So
摘 要:农村土地属于法律规定不动产的一种,其登记存在登记对抗主义与登记生效主义两种模式。但随着农村土地交易特点的改变,现存登记制度出现了不完善的地方,如登记性质不明确、登记查询制度不完善、缺乏登记错误纠纷赔偿机制、登记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影响了登记的公示公信作用。应当明确登记性质,并完善配套制度,以配合农村土地流转新形势,保护农民利益。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公示作用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来愈丰富;人们重新认识了博物馆的价值,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了博物馆,面对多层次的观众群体,如何为观众提供类容丰富的展览.,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已成为现代革命博物馆的重要课题。要不断的探讨陈列与设计的关系,尝试陈列设计理念的革新;使
期刊
体态语,顾名思义,是指人的身体状态所表示的信息含义。这种人体语言是以动作、表情、姿势、眼神等形式传递信息的。在日常生活中,体态语的传播作用不可忽视。据有的学者估计,在一般的两人会话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平均不到该环境的社会意义的35%,有65%的社会意义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在学生与教师交流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教师的暗示,而不是来自老师的口头语言。因此,好的体态语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传授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承包商一直被冠以习惯“低价竞争”的名声,但是仔细研究,中国承包商的低价很可能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由于其未能充分了解当地情况,未能就相关风险充分预估并
十七大对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目标要求和工作布局、措施等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特别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 T
摘 要:解析制度机制与基层治理法治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明确长效机制构建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层治理法治化为长效机制构建指明了方向,长效机制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了保障,二者耦合于基层治理范式的现代化转型。基层治理法治化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选择,其长效机制构建成为当下热点话题,针对当前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存在的普遍问题,如:认知程度尚浅、“即兴式”举措居多、构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