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久以前,看过一部法国电影《阿黛尔的生活》,影片改编自漫画《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看完之后感触颇深。
  故事是这样的:阿黛尔是一名高中女学生,和同校的一个男生有过一段不太愉快的恋情。问题不在于阿黛尔不够漂亮,或是她永远乱糟糟的头发,而是她渐渐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然后她遇见了蓝头发的艾玛,再然后,她们之间坠入了爱河。阿黛尔和艾玛在同性恋酒吧里,在梧桐树下的长椅上,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交谈,凝望,亲吻,相爱。可最后,结局并不美好,阿黛尔和艾玛还是分手了,唯一留下的是永恒的美好回忆,和艾玛画展上画着阿黛尔的蓝色调的画。
  在我看来,艾玛和阿黛尔的分手是具有必然性的。艾玛是个艺术家,大学四年级学生,学美术专业,喜欢哲学,来自一个上层家庭。她的母亲和继父都非常热爱的艺术,思想开放自由,认可女儿的同性恋身份。而阿黛尔是一名高中生,理想是做一名老师,哲学课差得一塌糊涂。她来自中下层家庭,不敢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告诉好友、父母,害怕受到嘲笑与非议。的确,她们无可救药地相爱了。阿黛尔被艾玛身上优雅的女性气质所吸引,而对艾玛来说,阿黛尔就代表着生活本身,可爱,真实。但她们两人对各自的性格与身份认知的截然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她们必定会分手。
  随着刚坠入爱河的热情渐渐淡去,问题在一点点的暴露。在艾玛的派对上,她和朋友们聊艺术,聊哲学,聊女人,而阿黛尔却并不理解,她无所适从,只有通过不断端酒分餐让自己忙碌起来,以逃避爱人生活圈子给自己带来的孤独感。聪明如艾玛怎么会察觉不到?她觉得阿黛尔很有文学天赋,建议她写点东西。可阿黛尔不愿意,她只想要简单的生活,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待在艾玛身边。可是在艾玛为自己的艺术作品所忧虑时,阿黛尔能做的不过是问她要不要咖啡,面包加不加黄油。
  可是,在一段恋爱关系中,只有愛是不够的,两人的性格要能够协调,所处的社会阶层差距不能太大,价值取向要相似,除了在床上以外,他们还要可以进行灵魂上的交流,否则这爱只能走向枯竭(尤其当两人中有一个是艺术家时)。
  那么这样一来,艾玛和阿黛尔因种种不同而导致的矛盾就彻底激化了。艾玛越来越多地呆在艺术工作室,常常很晚才回家。而阿黛尔不可避免地出轨了,以得到一点所谓的温暖。然后被艾玛发现了,被赶出了艾玛家,然后两人永远的分手。所以说,阿黛尔做不了艾玛生命中的另一半。引用豆瓣上的一段评论:“许多年后,阿黛尔会回想起她与艾玛在咖啡馆分手的那个遥远的傍晚,她们的爱曾越过性别身份的鸿沟,却穿不透哲学卷册的薄页”。
  前面主要是叙述我对电影《阿黛尔的生活》剧情的评析,然而我还要写到我眼中这部电影最大的两个亮点。
  第一,是电影的拍摄手法。影片长而不闷,素材拍了750分钟,最终片长180分钟。拍摄手法独特,大胆。电影画面大多浸润在冷色调、特写、近景、长镜头、手持摄影的调制中。有近两个小时,镜头似乎是贴在女主角的脸上,而观众更多是通过演员的对白、表情、眼神来感受。我尤其钟爱这种慢节奏的电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有长达十分钟的性爱镜头。拍摄过程所引起的争议我们姑且不谈,弗洛伊德说过:“性是艺术的来源。”一部有关爱情的电影,如果没有性也就没有了灵魂。无论真正的女人是不是那样做爱的,在导演的特写镜头下,我们能够看到爱,这就够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这样一部充满艺术气息的电影,最后夺得了如指掌3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可谓实至名归。
  第二个亮点是电影的表现方式,并不像大多数同性恋电影那样把着眼点放在社会对抗与认同上,它只是在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遇见,相爱,然后分手。性别根本就不是重点。导演始终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完全是在展示一个人的生活。就像导演自己所说:“对于同性恋,我没有激进的看法,也不漠视它,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我关心的只是相爱的两个人”。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阿黛尔终于离开了这群高谈阔论的人,彻底离开了艾玛。狭窄的灰色街道上,阿黛尔孤独的蓝色背影,在沉默缓慢的转过街角……这是对过往的彻底结束,还是新的生活的展开?青春的成长伴随着青涩的懵懂、撕心裂肺的心痛,阿黛尔经历了炼狱般的长夜和孤独,那片温暖的蓝色梦幻终会消失,现实也将在她眼中呈现它的本来颜色。这是命运,也是代价。
  或者我们都能够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的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确实,一部好电影,它做的只是还原了生活,但是,它把观影的人,带进了电影里,主角的世界。她的世界,她的故事,只是一个入口,而把观影的人最终打动的,其实是“我的世界”,或者“我们曾经或即将经历的生活”,是那一部分把我彻底打动了。或者,我在阿黛尔身上看到过自己。
  一部电影不代表全部,但能够带给如此大的影响和心灵长久的震慑,人的多面性、世界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通过一部电影的还原、展现和剖析,让观众看到了以前没有想到、没有看到或者没有理解到的人性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居然这里面还有自己的影子甚至就是自己曾经、已经或者正在做的、想的……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生活。阿黛尔在青春期,她迷茫、彷徨,在艰难中寻找身份认同。她坠入爱河,可最终又失去爱人。她痛苦、无奈、不知所措。然而,这一切都会成为回忆,直到她生命尽头都不会忘记的永恒回忆。这就是青春,充满了悔恨、泪水和爱。这就是生活,真正的生活。
其他文献
【摘 要】  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追求高效、简约化的做事效果。而21世纪的新教育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在教学中要打造高效、簡约的语文课程,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充足的时间自己安排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化。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呢?这是一线语文教师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加点措施,期望对于小学语文
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分析现今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即培养文章巩固基础概念,打好基石;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散学生思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终身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首条教学建议,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运用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课程标准强调,运用实践、合作、体验、互动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我尝试的环境中大胆探索和主动交流,定能使得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增强认知体验,激活语文学习的激情。多方合作探究运用,一方面,能在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另一方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中的精髓,同时也是传统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国学经典本身蕴含着优秀的文化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合理地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让他们树立更强的民族自信心。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有如聆听先哲圣贤们的谆谆教导,是确保学生自身素养提升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对于小学阶段,国学经典诵读的开展意义进行了深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一中学高二(15)班  【摘 要】  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大高中学科知识的教学中,并且也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效。但是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因此作为高中教师,更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为了有效推进高中教学事业的进程,本文主要就高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 高中小组合作 学习方
为了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分析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包括构建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传统教学方法向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转变,本科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