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材 营造氛围 灵活组织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就如同不可缺少的游戏和童话一样,是童年所不可缺少的。
  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时,只有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尝试体验、摸索探究、学习合作,才能将幼儿原有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转化为其主动学习音乐的内驱力,并逐步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延展到对新的音乐活动需求和期待上,使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更积极更喜欢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呢?通过长期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我觉得可以从精心选材、营造氛围、灵活组织三方面人手。
  一、精心选材——做到趣味化、多样化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孩子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他才会主动学习和探索。所以,教师在选择音乐素材時,一定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还加上音乐的形式多样化,既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的各种音乐能力。
  1.趣味化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有先天性的行为趋势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更是如此。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在选择音乐素材时,需要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这样有趣、生动的教材让幼儿能自主感觉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2.多样化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形式也非常多,有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舞蹈、乐器演奏等等,幼儿在多彩的音乐世界里遨游,不同的音乐形式带给幼儿不一样的音乐体验。例如:新疆舞曲《娃哈哈》,这首舞曲既让幼儿学会了舞蹈技能,还感受到了新疆的异域风情和新疆舞独有的魅力。打击乐《森林狂想曲》,这首曲子不但让幼儿尝试合奏乐器,而且在欢快的主旋律中,给予了幼儿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音乐活动中,通过不同音乐形式的渗透,大大提高了幼儿对不同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营造氛围——做到情境化、优美化
  幼儿本性活泼好动,好模仿,自制力差,情绪性强,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活动。所以,我觉得给幼儿创造一个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和充满童趣的音乐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能让幼儿完全投入其中。
  1.情境化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正确、有效地采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与情境的优点有机整合,尊重幼儿,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自主性,让他们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在音乐活动中,我经常会根据音乐作品创编故事,创设相适应的情境,使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这种意境。有时角色扮演也能让幼儿自然地融人音乐情境,轻松理解音乐情节,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表现作品。
  2.优美化
  在班级应该创设一个温馨、优美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优美、和谐、平等的氛围,这样幼儿学习音乐时才能轻松、惬意地感受音乐的美。例如:主题《美丽的春天》,班级里应该创设关于主题“春天”的装饰,让班级里展现出春天的特征。让幼儿置身在班级中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春天。教师在教授关于春天的歌曲时,幼儿也能体会到春天的美。
  三、灵活组织——做到生活化、游戏化
  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他们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音乐灵感。但是对于这个兴趣爱好仍要需要教师在日常活动中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倾向,及时给予培育、引导和保护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
  1.一日生活的熏陶,激发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通过创设丰富的环境音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音乐感受的机会。教师可以将音乐贯穿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园每天都能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在晨间教师们迎接孩子人园时,在班里可以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在晨间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以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在愉快的歌曲声中玩着体操游戏;中午进餐时间,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进餐,让孩子养成安静用餐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午睡起床也可以用音乐来当起床信号,让孩子们在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醒来,开始下午的活动;下午离园活动时,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跟老师和小朋友道别,也是小朋友们一日活动结束的结束曲。通过将音乐融人幼儿的一日生活,既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音乐。
  2.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幼儿的音乐想象力
  作为老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掘者、引导者。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呢?多听、多想、多记,幼儿有了一定生活、音乐积累后的一种无拘无束的即兴创作活动,应该是幼儿教育教法创新、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3.游戏活动的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随着孩子对音乐感受的不断深入,他们的音乐表现欲望也会逐步加强。这时,教师和孩子一起在班级区角布置一个小舞台,大家一起收集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材料,如各种乐器、舞板、锣等,有表演舞蹈的各类少数民族的服饰,还有歌表演的动物头饰等;活动中,孩子们自主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一些音乐器材,有的进行节奏的练习,拿上乐器进行乐队演奏表演;有的一起合作装扮,为自己的节目添光加彩,排练表演舞蹈节目。最后我们采取了会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将自己刚才练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当然,教师也会根据幼儿的活动,做了及时的指导与鼓励。
  音乐不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课程领域的重要教育内容。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精心分析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注重动静交替,从幼儿的实际喜好出发,引导幼儿想象创作,并及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在选材、制定目标、教学时都能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尊重孩子的创作成果,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在兴趣的带动下感受到音乐学习其乐无穷,充满魅力。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思贤(机关)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绘本的含义,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经典绘本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改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有所助益。  “绘本”一词源于日本,其与我们常说的“图画书”相似,即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中,绘本不仅能够利用图画刺激学生的视觉体验,还能够用简单的文字将图画内容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画面生动、情节完整的故事。近年来,教育教学中掀起了一股“绘本风”,越来越多的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国民素养的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处于重要位置。但课堂常规成为困扰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使科学课堂回归本位,笔者从学科地位
在阅读学习的方法当中,朗读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方式,尤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尤为关键。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在重视度、时间设定、评价审核等层面均存在一些不足,朗读教学并没有将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有效性体现出来。  一、引言  在教学理念下,有效性教学十分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尤为传统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尤为关键,有效的朗读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
结合福建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对评估区存在的4处崩塌、5处不稳定斜坡和大面积的软土路基等地质灾 害,从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和适宜性评估等方面对评估区进行评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