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选修课的开设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选修课是一种特殊的课程组织形式,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接受基础知识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基础上,探讨了高中英语选修课的课程实质内容,分析了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选修课 选修课教学 教师专业素质
1. 高中英语选修课本质
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机制里,高中英语教学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选修课的课程特点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高中英语课程由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组成,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课程。而选修课主要指在校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分限制性选修课程(某些特定专业指定选修课程,对该专业来说可视为必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任意专业选修课程)两种。对选修课的认真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重视,并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
2. 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选修课实行缺乏规范性
在选修课的实践中,虽然学校为学生排出了选修课的课程表,但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测标准则很少给出细则。课程标准模糊,有些根据指导教师的个人主观标准设置,学生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进行。语言应用和欣赏类课程的设置单一,而且所有课程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2 教学组织的形式缺乏灵活性
选修课程在实际开设过程中一个凸显的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在选修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将选修课程的进行模式参照必修课一样。由于选修课内容大多表现的是生动性、趣味性较强的英语学习内容,所以选修课需要采纳更多的自主灵活的探究方法。很显然在必修课程中就不能以这种方法为主,那样学生会感到非常吃力。还有部分教师教学中在内容照本宣科,开展选修课教学时,完全不顾必须课的进展内容,缺乏对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之间有机的整合。
2.3 学生学习方法缺乏指导性
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且教师实际经验不足,对选修课程不能灵活把握,使得课堂组织有时会不顺利。如在联系英文口语方面,教师会组织学生观赏英美电影,有时一节课全用来看电影,或全用来分析电影,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使得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增大。
2.4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的阻碍
由于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不可避免地与一些高考中必修课的知识有一些重叠,导致一些学校设置选修课程时和高考挂钩,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选修课内容的兴趣,也僵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增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3. 高中英语选修课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丰富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方法
学校应有针对性设置一些指导学生选修课的机构,通过这些指导机构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选修课清单,对选修课的目的、性质、内容、课时、学分、开课教师和选课程序等做明确详细的说明,并且制定明晰的学习档案,做好学生学习的跟踪记录,使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和学习及过程可以了解得更清楚和明白,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2改进选修课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课程有充分的把握,要灵活组织课堂。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把学生的需求课程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最终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选修课成绩测评方面要相对独立于必修课,考试方法要采用形式灵活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评价。
3.3提高教师选修课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给自己树立更规范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是否更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是否接近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英语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开设选修的教师之间定期的开展一些交流活动,更要走出校门,以培训进修或考学习等形式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后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
3.4 转变思路,积极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开发选修课程会使课改更具生命力。在选修课的开发中,要以课程规划和办学特色为中心,可以对引进课程的二次开发,也可以是对必修课程的开发使必修课程校本化。同时,微型课程的开发也是对36课时的必要补充。
[1] 何晔. 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03).
[2] 马峻.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选修课[J] .教学月刊, 2008(04).
【关键词】 高中英语选修课 选修课教学 教师专业素质
1. 高中英语选修课本质
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机制里,高中英语教学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选修课的课程特点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高中英语课程由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组成,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课程。而选修课主要指在校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分限制性选修课程(某些特定专业指定选修课程,对该专业来说可视为必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任意专业选修课程)两种。对选修课的认真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重视,并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
2. 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选修课实行缺乏规范性
在选修课的实践中,虽然学校为学生排出了选修课的课程表,但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测标准则很少给出细则。课程标准模糊,有些根据指导教师的个人主观标准设置,学生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进行。语言应用和欣赏类课程的设置单一,而且所有课程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2 教学组织的形式缺乏灵活性
选修课程在实际开设过程中一个凸显的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在选修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将选修课程的进行模式参照必修课一样。由于选修课内容大多表现的是生动性、趣味性较强的英语学习内容,所以选修课需要采纳更多的自主灵活的探究方法。很显然在必修课程中就不能以这种方法为主,那样学生会感到非常吃力。还有部分教师教学中在内容照本宣科,开展选修课教学时,完全不顾必须课的进展内容,缺乏对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之间有机的整合。
2.3 学生学习方法缺乏指导性
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且教师实际经验不足,对选修课程不能灵活把握,使得课堂组织有时会不顺利。如在联系英文口语方面,教师会组织学生观赏英美电影,有时一节课全用来看电影,或全用来分析电影,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使得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增大。
2.4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的阻碍
由于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不可避免地与一些高考中必修课的知识有一些重叠,导致一些学校设置选修课程时和高考挂钩,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选修课内容的兴趣,也僵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增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3. 高中英语选修课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丰富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方法
学校应有针对性设置一些指导学生选修课的机构,通过这些指导机构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选修课清单,对选修课的目的、性质、内容、课时、学分、开课教师和选课程序等做明确详细的说明,并且制定明晰的学习档案,做好学生学习的跟踪记录,使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和学习及过程可以了解得更清楚和明白,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2改进选修课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课程有充分的把握,要灵活组织课堂。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把学生的需求课程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最终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选修课成绩测评方面要相对独立于必修课,考试方法要采用形式灵活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评价。
3.3提高教师选修课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给自己树立更规范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是否更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是否接近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英语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开设选修的教师之间定期的开展一些交流活动,更要走出校门,以培训进修或考学习等形式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后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
3.4 转变思路,积极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开发选修课程会使课改更具生命力。在选修课的开发中,要以课程规划和办学特色为中心,可以对引进课程的二次开发,也可以是对必修课程的开发使必修课程校本化。同时,微型课程的开发也是对36课时的必要补充。
[1] 何晔. 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03).
[2] 马峻.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选修课[J] .教学月刊,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