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组织中AQP1与HIF1表达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确定乳腺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特点.方法 收集乳腺癌病例15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IF-1阴性表达或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AQP1表达水平,初步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HIF-1阴性表达或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AQP1表达水平(AQP1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68±38、297±25),存在明显差异,二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AQP1与HIF-1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乳腺癌的演进过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研究视神经脊髓炎(NMO)的发病是否与结核感染密切相关,抗结核治疗是否能够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方法 对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13例NMO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EDSS对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评分,巢式PCR扩增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特异性的MPB-64靶基因.进行抗结核诊断性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和观察.结果 治疗前EDSS评分在4.5~9,10例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有异常,巢式PCR有3个患者有阳性结果.
期刊
患者女,23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畏寒、腰痛、腹痛,腹壁出现软组织肿块.外院肺穿刺活检、腹壁包块切除考虑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经治疗出院,病情反复。
期刊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属于血红素类球蛋白家族,最初是2000年由Burmester等[1]发现的体内第三类携氧蛋白,因其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故称"脑红蛋白".随后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它在神经系统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系统缺氧的适应性反应过程中亦起重要作用,低氧损伤和中枢系统缺血实验中其表达增高,且它的含量越低对缺氧的耐受性越差。
期刊
目的 探讨Risser征对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的脊柱生长潜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39例IS患者椎体生长板组织学分级(HGs)、Risser分级、患者月经状况和社会学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isser 0级时,所有患者椎体生长板具有生长活性.6例Risser 4级的患者椎体生长板组织学表现为Ⅱ度生长活性.Risser 5级时,所有椎体生长板没有生长活性.39例IS患者Risser征分级与椎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学科创建于1956年,在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王季午教授等历任领导带领下,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学科,目前本学科为国家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211工程建设项目,设有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和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浙江省人工肝中心、浙江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学科包括研究部、临床部和教研室三部分。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雷洛昔芬(RAL)引起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AL作用48、72、96、120 h后对PC3细胞生长抑制率.不同处理因素作用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亚二倍体峰,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c-
患者男,47岁,因胸闷、气促5个月,加重20 d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气促、心慌伴面部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给予利尿及对症治疗后出院。
期刊
在过去10年中,美国肥胖的发生率急剧上升.最近有研究提示,肥胖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低于非肥胖男性.由于体重指数(BMI)较高的男性循环血浆容量较大,因此肥胖男性所出现的低PSA浓度可能与血液稀释有关.为了明确前列腺癌患者PSA浓度与肥胖相关血液稀释之间的关系,1988年至2006年,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Lionel等采用地方肿瘤医院共享的平等存取数据库(n=1373)、杜克
期刊